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史上最大规模”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揭开哪些问题(3)

2017-07-10 14:55来源:中国青年报浏览:手机版

  张治伟在乡镇督查时,也发现了张善甲提及的问题。

 

  环保部通报16家撕毁封条企业后,张治伟在郓城县黄安镇又发现了3家撕毁封条的企业,分别为银盛木业有限公司、翔云木业有限公司、祥泰木业有限公司。

 

  一些当地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张治伟,他们采用“两断三清”的方式对上述“散乱污”企业进行治理,但断了电后他们又私自接上,断了水后也不影响他们生产,无奈之下,只得贴封条进行处理。

 

  排查银盛木业有限公司时,张治伟发现,被撕毁的封条就在锅炉上放着,封条上没写日期,只盖了一个“郓城县黄安镇人民政府”的公章,整个车间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

 

  黄安镇副镇长戚雪华承认镇政府一共贴了5家企业的封条,但此前没有粘贴封条的经验,也不了解批复粘贴封条的相关手续。因为屡次劝告上述企业停止生产无果,“实在没办法了,就去打印了5张封条贴上。”戚雪华回应,没写日期应属于工作人员的疏漏。

 

  在环保督察人员看来,贴封条的整治模式与企业撕封条的冲动,恰恰折射出整治中双方的较量。

 

  一清到底的决心

 

  张善甲认为,环保部对撕毁封条事件的通报给菏泽治理“散乱污”企业按下了“加速键”。这位刚上任1个月的环保局局长坦言压力不小,但督察组的大力督察,环保部的持续通报“更加坚定了我们一清到底的决心”。

 

  事发后,11家企业所在的5个县的县委、县政府连夜组织执法人员对11家企业的燃煤小锅炉进行拆除。此外,市政府制定了《进一步加快“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及燃煤小锅炉取缔淘汰实施方案》,确定6月18日至7月31日,对全市“散乱污”企业及燃煤小锅炉进行一次拉网式清理整治,力争7月20日前完成取缔淘汰任务,7月31日前验收完毕。

 

  在7月5日的《菏泽市“散乱污”企业、燃煤小锅炉取缔淘汰进展情况日通报》中,“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整改提升工作已完成94.69%,燃煤小锅炉取缔情况已完成99.77%。

 

  “我们原来计划是5月底处理30%,7月底处理70%,9月底完成100%。”张善甲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自6月21日起,菏泽市环保局每两天会向市政府上报一期《菏泽市“散乱污”企业、燃煤小锅炉取缔淘汰进展情况日通报》,记者对比前7期通报发现,“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整改总数增加了1147家,燃煤小锅炉总数增加了3293个。

 

  菏泽市市委书记孙爱军也在6月26日的通报中批示:“各县区要强化网格化管理,进行拉网式排查,不要遗漏一家‘散乱污’,一个小锅炉。”

 

  赵连柱说,菏泽市环保局对“散乱污”企业的整治标准有两项:一是关停取缔存在无证无照、涉嫌违法违规经营、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等情况的企业;二是停产整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污染较小、能耗标准较低、安全基础较好的“散乱污”企业。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