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最大规模”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揭开哪些问题(2)
江北化纤的工人刁兆敏说:“大家又不能干等着没有收入,锅炉工不懂法律,爬上炉子就把封条给揭了,老板事先并不知情。”
“清除‘散乱污’企业的难处,是人们意识难以转变,(人们)常抱有侥幸心理。”张治伟说,他们督查工作的重心就是“发现新问题,排查老问题”。他曾在督查时发现,有些企业在门口竖着“锅炉已清除、关门停产”的牌子,但进去之后仍烧着锅炉。
张治伟说,为最大程度地发现问题企业,他们会刻意避开省道、大道,专门选取偏僻小道和郊外进行排查,并通过奥威互动地图进行搜索定位,前往厂房集中分布的区域检查。此外,环保部也会通过热点网格分析法,利用卫星反演技术确定污染来源。
“为保证督查情况真实,我们每天排查的地方都是随机挑选,早上出发前,才知道要去的县城、乡镇,但也只是大致的方向。”张治伟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现场看到,当督察组到达一家企业时,会对现场生产迹象、锅炉拆除情况、排污设施是否完善等进行详细检查,随后要求企业出具营业执照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并在专用的“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平台”上对该企业的名称和法人名字进行核对,确认企业类型、经营状态、经营范围,若存在问题,立即通过“执法平台”上报,并通知当地环保部门立即进行整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封条被撕事件折射出蓝天保卫战的艰难。”菏泽市环保局局长张善甲认为,乡镇政府整治不到位,部分企业主法律意识、环保意识不强、对“散乱污”认识不到位等问题,都在一张张被撕的封条下暴露出来。
张善甲提到,很多“散乱污”企业在当地存在已久,甚至成为不少企业主的“生存之道”,转变他们的观念需要时间。
菏泽市环保局总工程师赵连柱解释称,菏泽属于林木产品加工基地,以曹县为例,由于拥有丰富的杨树资源,曹县木板厂的发展历史近30年,已发展为伐木、削皮、压板、加工、销售出口的完整产业链,木材加工早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赵连柱称,“散乱污”企业的整治主要由最基层的部门来承担,面对动态变化且隐蔽性强的“散乱污”企业,乡镇政府缺少治理经验,所以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乡镇干部每天骑个自行车在村里转,看看哪个地方有烟囱在冒烟,哪个地方有机器响,再纳入整改取缔范围。”
张善甲表示,撕毁11张封条的企业均由乡镇政府和环保所进行查封,部分封条的粘贴手续并不规范。但他提到,粘贴封条需要走很多工作程序,首先要了解企业过失,调查取证,确认实施之后经过多次开会决议,再由单位领导批准。但有些乡镇为应付督察组和领导检查,“头天弄个封条给企业贴上以表整治态度”,并没有进行相关备案。
|
- 上一篇:司法体制改革砥砺前行结硕果
- 下一篇:最高法院2017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招标公告
- 彝良:合伙人散伙就上法庭 皆因不结算惹的祸 11-07
- 和布克赛尔县法院与公安机关建立执行联动机制 05-17
- 高速公路收费能降吗?交通部:不具备降费空间 08-01
- 俞正声参加新疆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夺取新时代 10-19
- 零容忍!天津一盘踞繁华商圈恶势力团伙成员被判刑 07-08
- 情侣开车途中吵架,女友开门跳车身亡!法院这样判 10-27
- “今日焦点网”、“社会焦点网”等11个网站被查处 09-10
- 外汇局:严打以创新为名的各类外汇违法犯罪行为 02-05
- 第50名"百名红通人员"周骥阳被公诉 当庭认罪 12-10
- 陶凯元会见欧盟普通法院院长积家 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