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司法体制改革砥砺前行结硕果(3)

2017-07-10 14:55来源: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改革前,我是包打天下的‘大厨’,切菜、洗菜、炒菜、端菜什么都做。”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检察院公诉局主任检察官李梅梅说,“改革后,检察官助理负责初审案件、摘录证据、核实身份信息等;书记员负责填写、打印法律文书,归档案卷;我只需要专心办案,把案件办成精品。”

 

  完善职业保障,让法官检察官活得更体面“不为五斗米折腰”;探索建立省级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司法机关财物机制,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提供可靠保障……随着四项改革任务的逐步落地生根,85%以上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广大政法干警要办案、办好案的积极性责任心显著增强,法官检察官普遍感到干劲比以前更足了,职业尊荣感比以前更强了。

 

  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今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从侦查、起诉、辩护、审判等方面明确非法证据的认定标准和排除程序,切实防范冤错案产生。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就是要发挥好审判尤其是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的重要作用,确保侦查、起诉、审判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陈满案……随着法槌落下,一批冤错案陆续被纠正。

 

  近日,备受关注的于欢故意伤害案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相比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二审虽然同样定为故意伤害罪,却依法改判有期徒刑5年,让公众切实感受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句话的真实分量。

 

  去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决定,确定在北京等18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专家认为,作为一项诉讼制度,认罪认罚从宽体现了惩罚与教育相结合,有利于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

 

  人们看到,在推进诉讼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司法机关步伐坚定,铿锵有力。

 

  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命案等重大案件全程录音录像制度,促使办案人员规范取证。

 

  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审前主导和过滤作用,探索建立重大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和建议制度。

 

  人民法院健全落实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推动建立健全冤假错案的有效防范和及时纠正机制。

 

  司法行政机关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在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同时,划定律师行为“红线”,强化律师行业自律。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