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永城事件背后的执政逻辑:公权被异化成罚款机器

2013-12-15 18:02来源:新华网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河南永城超载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和地方迅速整改。从12月10日起,交通运输部在全国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交通运输行业公路执法专项整改活动。因违规拦截处罚严重超载货车而致使车主服毒自杀的永城市公路局流动治超大队7名执法人员将被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然而记者认为,此次河南永城超载事件暴露出的问题绝非一地、一个领域、一时的个案,各地、各级相关执法部门都要举一反三,对本领域是否存在类似乱象和隐患深入进行反思和整改。

分析河南永城超载事件,暴露出最核心的问题是执法部门错误的“执法逻辑”。本应以保护公路运输安全的治超职责异化成按月份固定金额处罚收“月票”,对部分运输煤炭、土石方等车辆只罚不卸的以罚代管等乱象。背后深层次的问题是“以罚养超(员)”,以及部分公职人员涉嫌失职渎职犯罪。

我们也应当看到,近些年公路执法乱象在不同领域、各个地方都曾经被媒体陆续报道。中国的公路之所以被戏称为“印钞机”,一部分原因与公路合法的高收费有关,另一部分原因就是涉及公路管理的各个职能部门“罚款有道”,给货运企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给物流产业造成栓塞,进而间接将成本传导给终端消费者。要想降低物流成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必须下决心对公路三乱问题的根源进行改革。

河南永城超载事件错误的“执法逻辑”背后,是某些地方部门官员错误的“执政逻辑”:当一个行业被乱罚款异化成“鱼肉”,当政府公权被异化成罚款机器,执政为民的根本目的就被架空了,官僚主义必然横行泛滥,官民关系必然尖锐对立。对此,不光河南永城的相关部门以及交通运输管理行业要警醒,其他地方的相关执法部门和其他行业的主管部门也要及时反思,对错误苗头要当头棒喝,切实按照中央要求,把“反四风”贯穿到各自行业执法的整改当中。

反思近些年,各地频频出现的天价拖车费问题,公路乱设卡、乱罚款等问题,可怕就可怕在不正之风和行业监管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逐步形成了强大的针对批评的“免疫力”。今天被曝光了,象征性地整改一下,明天继续把乱罚款进行到底,个别一线涉事执法人员被“严肃处理”宛如在烂疮上贴膏药,除了暂时遮羞没有根本疗效。

因此,对此次永城超载事件,社会各界不光要关注一时、一地、一个行业的整改效果,更应当把监督的视线拓展到所有公路执法相关部门,看看类似的官僚主义是不是还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大行其道。(记者 南辰)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