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掏点好处费就能办公租房?有公章合同也可能是诈骗

2018-11-25 10:42来源: 法制日报浏览:手机版
  有公章有合同也可能是诈骗
  掏点好处费就能获得公租房,心动不心动?托人找工作,看到加盖公章的合同,相信不相信?为了让受害人落入陷阱,骗子精心打造所谓“手续齐全”的公租房、送上门的转学指标、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其实都是换汤不换药的诈骗手段。
  近期,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人民检察院接连批捕三起诈骗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利用受害人求学、求职等心理炮制虚假文书,升级诈骗手段,提醒群众敲响防骗警钟。
  天上掉馅饼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家口市民李女士通过朋友得知,只需付出一笔好处费,一位神通广大的“刘哥”就能给帮助办理一套公租房。在高房价的今天,想到公租房所带来的利益,李女士心动了。
  经过几次接触,2017年3月,在“刘哥”位于张家口市某写字楼的办公室,李女士将8万元现金交给对方,“刘哥”则许诺将尽快为其办理一套位于该市桥东区某小区的公租房,还给了李女士一份公租房合同,看合同上加盖了“公章”,李女士更为放心,一心等待房屋到手。
  想吃冰天上就下雹子。像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被好几位市民碰到了。
  今年7月初的一天,张女士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遇到了孟某。孟某是一家饭店的服务员,之前张女士经常光顾,一来二去,两人便熟络起来。俩人一见面就聊起来孩子上学的事情。
  “你们孩子不准备转学?我认识某小学的领导,手里有转学指标,正在帮人办转学。”孟某对张女士说。
  听到这话,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张女士赶紧拜托孟某帮忙为自己的孩子办理某小学的转学。之后一周的时间里,孟某分别以交纳转学费、打点费、请吃饭等理由,多次向张女士索要9000元钱。
  因为儿子大学毕业工作一直没有着落,张家口市民杨某四处托朋友打听招聘信息。
  今年年初,经朋友介绍,杨先生认识了姚某、刘某二人。这二人自称“市里某局长是其亲戚,可以办理事业编的工作”。杨先生便先后向两人支付了近10万元“办事款”。
  拿到钱后,两位“能人”也不负所望,没多久姚某便拿给杨先生一份盖有公章的张家口市某单位事业编制的劳动合同书,并告诉他回家让儿子准备,马上就可以入职了。
  恍然间被骗
  美梦易碎。
  满心欢喜准备收房的李女士耐心等待着,可几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消息。今年1月份,坐不住的李女士终于有所怀疑,而这时刘某已然失去联系。李女士恍悟可能被骗,随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今年4月2日,犯罪嫌疑人刘某被张家口警方查获。经查,47岁的刘某一直以“有关系有门路”花钱又大方的所谓成功人士的面目示人,而实际上,他早已负债累累,其所称办理的廉租房合同及合同上的公章均系其伪造。刘某借口为他人办理公租房诈骗多人涉及诈骗金额上百万元,其所骗钱财也都被他挥霍一空。
  等待转学消息的张女士掏出钱后,孟某就再也联系不到了。察觉被骗的她向警方报案。公安机关于今年7月24日将孟某捉拿归案。经查孟某,55岁,张家口市人,无正当职业,且有犯罪前科,他所称的有关系办理转入某小学,不过是顺着受害人的话顺口瞎编,所骗的钱早已被其挥霍。
  等待入职消息的杨先生,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已经是今年6月份,此前,姚某、刘某一直以各种借口,无期限地拖延上班时间。空有一纸“合同”的杨先生向警方报案。
  6月11日,公安机关将姚某、刘某捉拿归案。经查,此二人是两个80后青年,均为初中文化,没有正当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平日里就靠着帮人办理工作、入学等为名实施诈骗。为拖延受害人他们先后通过伪造有关单位的公章,制作了虚假的劳动合同,以及录取通知书等手段诈骗多名受害人数十万元。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