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人民法院破解"执行难" 近三年来执行到位金额超四万亿元

2018-10-25 14:15来源:人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近三年来执行到位金额超四万亿元,同比增长近八成 
破解“执行难” 取得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法院对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宣布:“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 
  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9月,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884.0万件,同比增长105%,执结1693.8万件,同比增长120%,执行到位金额4.07万亿元,同比增长76%。 
  建立了足不出户查遍被执行人财产的平台 
  “解决执行难,找人查物是关键。针对传统执行查控模式存在的执行效率低下、覆盖财产范围过窄等难题,最高法建立‘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提供足不出户查遍被执行人财产的平台。”最高法审委会专职委员刘贵祥说。 
  截至9月30日,最高法与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民政部、人民银行、自然资源部等16家单位和3903家银行联网,可以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不动产、存款、金融理财产品、船舶、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等16类25项信息,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和相关信息的有效覆盖,大大提升了执行效率,实现了执行查控方式的根本变革。 
  “执行查控系统有一个发展过程,2014年仅能查询20家全国性银行,现在多达3900家。不仅能进行网上查询、冻结,大部分还可以进行网上扣划。对于不动产的查询,半年前只有40多个中心城市能做到,现在随着我国不动产登记系统上线,全国不动产查询基本做到全覆盖了。”刘贵祥说。 
  2017年8月,黄某到江苏镇江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全国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反馈,被执行人余某在镇江新区某银行开有账户,该账户名下有一款理财产品,价值5万元。法官立即办理了扣划手续。 
  “很多被执行人的活期账户余额很少,但却将资金投入购买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股票等。系统之前都是反馈账户余额,这是首次成功反馈详细的银行理财产品信息。系统的完善助推了‘互联网+执行’效率,进一步促进财产见底,提升了执行威慑力。”法官汪海涛介绍。 
  截至2018年9月30日,全国法院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为5746.21万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共冻结资金2991.53亿元,查询不动产信息546.32万条,车辆4931.45万辆,证券1085.36亿股,船舶129.31万艘,网络资金255.49亿元。 
  322万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履行了义务 
  “你所拨打电话的机主已被三门县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请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这是浙江台州市三门县人民法院为“老赖”私人定制的一款手机彩铃。近年来,全国多地法院利用微博、微信、手机彩铃、电视台等,不断增加“老赖”“知名度”。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惩戒,努力破解规避执行难题。2016年以来,最高法与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签署文件,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采取11类37大项150项惩戒措施,对失信被执行人担任公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出行、购房、投资、招投标等进行限制。 
  2018年7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委政法委组织监察委、组织部、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在县人民法院召开会议,集体约谈35名涉及执行公职人员。经过约谈仍未履行的涉执公职人员,将被采取相关强制措施,强制扣划不履行法律义务涉执公职人员的工资、奖金、住房公积金,限制晋职、评优等。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