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挂名专著代发论文 青年教师评职称有“套路”(3)

2018-03-26 11:36来源:中国青年报浏览:手机版

  “不能再唯论文论。”宋宝安态度坚决地说。他认为,高校老师往往担任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那么对于高校教师评价就要多元化,将老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等不同类别,对于教学型老师则主要将上课效果、精品课程、教学教改、学生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指标。

  对于这一点,张政文也有所思考。

  在此基础上,他认为还要对不同岗位的老师进行更细致的划分,结合老师的具体岗位、定位来进行分类评价衡量,并在教学能力和科研要求等方面作出明确的区分,“不同岗位的老师情况不一样,如教专业课程的老师要比公共课的老师作出科研成果的几率大,教物理学的老师则要比激光专业的老师更难产出论文。”

  在宋乃龙看来,还应结合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实施精细化分类支持,对于新入校教师、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或前沿研究的教师以及教学经验丰富、但科研创新能力处于下降期的老教师,进行分类考核评价,比如在其学校中就实行,面向新入校教师实施预聘制,面向青年教师实施破格晋升不限指标制度,学术质量高、数量欠缺的教师允许通过更为严格的代表作评价标准进入聘任程序等。

  宋宝安认为,目前高校也在不断调整,随着高校自主权的空间扩大,学校也将在岗位评聘、绩效考核、教学管理上有更多的自主权,“我们以后可能会根据学校的需求考虑增加岗位,向教师打开更多晋升渠道。”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