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全国首例万吨粮食异地执行案执结

2018-01-12 13:12来源: 法制日报浏览:手机版
  “轰……”持续不断的轰鸣声在空中回荡。2017年12月7日9时30分,一片空地上,一台特制吸粮机的管道深入地表一处井口大的洞口,金黄色的小麦源源不断地被吸上来,通过履带运往高处,落在一个小型货车车斗内。
  近日,在河南省新密市,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50人的执行队伍,历时34天,顺利完成一项“特殊”的执行工作——全国首例万吨粮食异地执行案。
  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执行
  万吨粮食异地执行,源于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
  据了解,原告京粮大仓公司与怀远盛禾公司签订玉米采购合同,以食为天公司、华源之星公司出具承诺函,承担连带责任,怀远盛禾公司未按合同交货。
  审理过程中,京粮大仓公司提出财产保全,丰台法院依申请查封了以食为天公司存储于新密0103国家粮食储备库的15800吨小麦,依法对标的物万吨小麦进行拍卖,买受人竞买成功,进入交付标的物环节。
  上万吨小麦,一旦放久变质成陈化粮,就不能直接作为口粮食用了。北京与新密相距七八百公里,这场执行需要和时间赛跑。
  法院作为负责执行的司法机关,并非随着拍卖成功一“拍”了事,如何将如此大体量的粮食完好无损地交付到买受人手中,重担仍在法院肩头。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吉罗洪说:“异地执行和粮食安全,是该执行案件的两个难点。经过鉴定、评估、拍卖,到了交付环节,时间更为紧迫,不能再等了。”
  经研究,交付方式确定为从粮库出粮后,由买受人运往距新密300公里远的濮阳市南乐县粮仓保管,由买受人处置。
  案件进入保全、查封等环节后,丰台法院与新密市人民法院取得联系,丰台法院法官先后前往新密20余次,勘查现场、了解情况,分析讨论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难题。
  2017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两地市委政法委和高级人民法院,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及两地基层法院在河南召开会议,共同协商如何安全顺利交付粮食完成执行。新密市委政法委出台《关于北京京粮大仓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执行案执行保障方案》,协调市粮食局、公安、交通、医疗、电力等相关部门,全力确保执行工作顺利进行。
  50名执行干警整月蹲守
  寒风凛冽,麦麸纷飞。执行现场,几十名法警整齐地站在场地边缘维护秩序,干警们在现场巡查,分别负责不同工作。他们是来自丰台法院以及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和新密法院的干警们,在两地法院的统筹安排下,共同完成这个时间长、规模大的执行任务。
  出粮前,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丰台法院执行三庭副庭长、执行指挥中心负责人刘婷介绍说,该粮食储备库为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地下粮仓,现在已不太常见,需要定做专用吸粮机。
  粮库南门建筑物有限高,只能通行20吨左右的小型货车。为加快运输效率,经研究,在出粮现场3公里处设置第二现场,小型货车卸粮后再换30吨以上货车重新装粮,运往南乐县。
  “下仓前,需要测量仓内氧气浓度是否达标,同时要佩戴安全呼吸器,绑上安全绳,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丰台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刘靖轩是实施二组组员,正在现场巡查,看是否有突发情况需要解决。
  尽管粮仓表面的杂物已提前被清理,但抽粮过程中有些埋在深处的杂物会被吸上来。“开始几天抽粮就抽出来过麻袋,把机器卡住。这时候就需要停下来拆开机器,需要花1个小时左右。”刘靖轩蹲在抽粮管旁指着一接口处告诉记者,现在在管道接口处加了一个井字状的网,再抽出杂物时在这被拦住,再拆卸取出,只需要两分钟左右就能恢复正常作业。
  “你看到的白色布兜一开始也没有,作业时发现粉尘漫天飞舞,经我们协调,特意在机器扩散端口添置了降尘罩,让粉尘从一个出口定向排放到无人区域。我们也及时为工作人员购置口罩,减轻粉尘的影响。”刘靖轩说。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