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治社会 >

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首超20亿立方米 水是怎么来的?(2)

2017-11-22 13:01来源:北京日报浏览:手机版

  有人烟、有耕种,就难免造成污染。密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4年下半年起,密云区就开始对94个库中岛进行清退,不但不能种粮种果,连人口也全部迁出,用于修复生态。沿着155米高程,水库核心区正在建设一道300公里长的围网,禁止游人进入。
  2016年8月,密云水库管理处和密云区生态办、农业局、环保局等7个部门共同抽调90名执法人员,组建密云水库联合执法大队。从“九龙治水”到“一龙护水”,解决了多头管理产生的监管责任不明、执法效率不高等问题。此外,不老屯、石城、冯家峪等密云水库周边7个镇还成立了1200多人的保水队伍,对库区230多个进出口实行24小时全天候看护。
  老万家的保水故事
  搬离故土、修建水库、多次转产……这大半个世纪以来,老万一家的生活,都围绕着密云水库打转。这一盆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成就着他们的新生活。
  下午3点,47岁的万明泉轻摇着双橹,驾着暗红色的狭长渔船向着水面中央漂荡,为了保护水质,所有的渔船都是最原始的手摇船,往往需要划上2小时才能到达最适合下网捕鱼的地方。寒冷的天气冻得他脸颊通红,行至一处小岛,他望着水面,神秘地说:“这水下面,有我们的老村子。”
  生于1970年,万明泉对库区中的故乡是完全陌生的。他只在父亲从小给他讲述的水库故事中,知道老村的大致位置。
  他的父亲万景林现年82岁,是当时5.63万水库移民之一,1958年建水库时他20多岁。对那段岁月,老人至今无限感慨。“一辆马车就把全部家当拉出来了。”老万说,所谓全部家当,其实只是一家人的衣服被褥、粮食和少量财物。全村人扶老携幼,走了整整一天,才来到了现在的金叵罗村。“新村还没建,全靠金叵罗的人收拾出一间、半间的地方,拿来给大家伙儿们周转住。”一个小院子最多要住下四五家,等新村建好才陆续搬离。
  刚放下自家的行李,村里的壮劳力们结伴一同返回,回到了水库大坝的修建工地上。“那时候没有大机械,全靠人工挑土搬石,咱这水库,是20万人用小车推出来的。一年拦洪,两年建库,这是咱自己创造的奇迹。”老万一脸自豪。直到1960年水库顺利落成,农民们又回归土地,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耕作。
  新村耕地少,不少村民开始在水库内用网箱养鱼,养出来的鱼又嫩又香,卖得火热。1992年,已经50多岁的万景林便带着儿子万明泉加入到了网箱养鱼的热潮中,在水库内湖的大坝下面投放了4个5米见方的大网箱。“一箱能出万八千斤鱼,年收入两三万没问题。”刚刚20出头的万明泉即刻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盖了新房,娶了媳妇生了娃,万明泉非常满意自己的生活。爹妈岁数大了,以后养家的担子就靠自己了,凭这网箱养鱼的收入,养活五口人绰绰有余。
  2002年一道政令改变了这条“富路”——北京市政府决定依照“饮用水源基地不从事人工渔业生产”的国际惯例,限期取消密云水库网箱养鱼,彻底解决饲料沉积物及鱼粪对水质的污染,净化水库地区的环境,保护首都饮用水源。水库里53.3亩的网箱、65万公斤的网箱鱼全都不能继续存在了。
  万明泉有点蒙,已经60多岁的万景林也跟着儿子一起犯愁,可是他也明白,养鱼确实给水源造成了污染。很快,万明泉想到了:养牛。那时候密云水库蓄水量约10亿立方米,只有这“一碗底”的水,曾经丰茂的水草全都裸露出来,库边就是天然的牛场。万明泉拿出养鱼时攒下的5万元积蓄,购买了30头肉牛。吃库边的野草养大的牛,销路特别好。到2013年的时候,他一年能挣个十几万,日子很宽裕。
  让万明泉始料未及的是,2015年开始,随着南水北调补充密云水库,原先裸露的河床渐渐漫上了湖水,自己的“天然牧场”岌岌可危。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水库水质清洁,密云实行了更加严格的保水措施,一级保护区内中小规模养殖户全部清退,43个村全面禁养畜禽。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