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曾经垃圾漂浮滥伐滥捕 如今护山护水已成自觉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

2017-09-26 14:08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以前大雨冲刷,江水就是泥水,枯枝、塑料瓶更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现在,即使是汛期,长江水在浑黄中依然透着几分清透。”重庆市民王春霞激动地对记者说,这些变化的出现,除了清漂、排污,水土保持也下了不少功夫。
    最近几年,作为三峡库区“心腹”的重庆市,积极践行“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保护屏障,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变化太大了”
    为三峡库区的建设,陈老先生举家移民搬迁到成都。今年9月22日,是他20多年来第一次回到故乡的日子。
    “变化太大了!”陈老先生激动地说。
    因为搜寻不到记忆中的重庆,陈老先生只能让偶尔往来重庆的儿子作他的向导。说起重庆,说起三峡库区,说起库区生态环境的变化,父子俩都点头称好,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最让陈老先生欢喜的,当属城墙遗址公园。“现在修了那么大一个公园,茂密的树,干净的路。以前哪里想得到会有今天这么好。”陈老先生说。
    与陈老先生的关注点不同,他的儿子指着江水说:“水浪过来好几波了,没看见一点儿垃圾涌上岸。前好几年我来过一次,那时候河里的垃圾一涌上来,想要在江边多停留一会儿的心思也收住了。”
    在儿子说话时,旁边的陈老先生已经用手机拍了好几张江景照片——宽阔的江面上矗立着他心心念念的千厮门、洪崖洞。
    “水治理没得说”
    王春霞在嘉陵江边经营一家茶水铺,已经有10余年光景了。嘉陵江一点一滴的变化,她都看在眼里,还笑说自己是半个“包打听”。
    “现在的人素质高了,垃圾都主动扔到垃圾桶里,再也不需要别人苦口婆心地劝说。清早,环卫工人会来清理水边和岸边的垃圾,我只要把这些垃圾交给他们处理就行。轻轻松松就维护了周围环境。”王春霞说。
    顿了顿,她给面前的水桶添了几瓢水又说:“江北一直在‘创文创卫’,上上下下都在努力,江北城更是要成为楷模的。”
    重庆市江北区开展的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工作,成为贯彻落实《重庆市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及流域污染防治条例》有力一笔。
    王春霞说:“近几年,每天下午5点,政府的清漂船就会经过这里,打捞走水上的漂浮物。现在还在施行河长制,不要说这大江大河,就是城里的一条小水渠也是立了河长公示牌的。水治理没得说。”
    生态保护意识觉醒
    保护水中生态系统是重庆人思想转变的一个体现。
    离王春霞的茶水铺不太远的地方,有一个排污口。排污口的两侧坐满了垂钓者,张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退休后的张先生经常大老远跑来江边钓鱼,与周围的人也成了老相识。“排污口的水看起来不是很脏,也没有气味,水里面有机物多,在这里钓鱼最好不过了。现在治理得好了,以前这排污口哪儿会有这么多人来钓鱼。”张先生对记者说。
    很快,张先生就钓到了一条小草鱼。只见他从鱼钩上取下小草鱼,毫不犹豫就放回了河里。“我就是找点乐子,打发时间。这么小的鱼,我都会放回去。”张先生说,“河里的鱼虾要好好地保护。”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