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法官轻装办案 服务便民亲民

2017-08-06 13:56来源:人民法院报浏览:手机版

  案件持续激增,如何全面提高法官效率?“全科法官”分工不细,如何做到“审案有专攻”?立案登记制后,大量案件涌入法院,诉讼服务如何更亲民便民同时又让法官减压增效?这是目前我国诸多地方法院面临的重大问题。

 

  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案件113398件,法官人均结案259件,其中新收案件增幅达28.91%,平均每天由立案部门受理的案件近400件。中山市两级法院在当地党委和省高院的重视支持下,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解决法官冗务缠身问题;通过信息化改变工作手段,推动管理模式的转变;通过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解决诉讼难问题,为司法改革提供了“中山经验”。

 

  社会化服务让法官摆脱冗务

 

  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没有书记员。

 

  这个仅有109名入额法官的法院,2016年法官人均结案405件,受理案件数量在全国基层法院中排名第五。今年以来,该院案件受理量仍在飞速上升,却在2016年至今从未通过法院的安排集中加班。

 

  这是怎么做到的?

 

  从2014年起,一场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解决法官“杂务缠身”的改革悄然在中山第一法院进行。

 

  在中山第一法院办公楼11楼,挂着“综合审判服务小组”牌子的办公室里,一群年轻人正在忙碌进行着新收案件材料整理、法律文书发送、案件排期、法庭安排等审判辅助性事务,这些人都是广东汉普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员工。

 

  从2014年起,中山第一法院与广东汉普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中山市创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审判执行事务性工作服务外包项目合同书》《庭审速录工作项目合同书》,使得审执服务、速录、诉讼服务中心、档案整理等58项工作实现了社会化。

 

  “把审判辅助性事务剥离出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来完成,将法官从立案到归档的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是提高审判质效、破解人案矛盾的重要切入点。”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潘墀告诉记者,明确法官定位后,法官只需要做三件事:审、判、写。审是开庭审案,判是签发裁判文书,写是撰写部分判决或裁定书。

 

  交由第三方进行审判辅助工作,要如何进行监管与风险防控,确保案件不泄密?

 

  记者了解到,中山第一法院把诉讼程序碎片化,分成一个个节点,第三方公司组建相对应的工作小组,分别负责各节点的工作。分散节点的流水作业使得每个操作员都无法知悉案件的全貌,加之精确到秒的案件流转时长监控、签订合同确定违约责任等,至今未发生一起审判秘密泄露事件。

 

  “在诉讼环节,我们详细制定了26个操作规范,超过15万字,建立流程和标准,严保服务质量,保证结果是可控的、唯一的、合格的,这是核心所在。” 中山第一法院研究室负责人王念说。

 

  目前,中山第一法院原有书记员已全部转型为法官助理,专门负责协助法官管理案件事务、审核审判服务结果、撰写大部分法律文书等工作。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