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国务院大督查降成本调查:企业普遍有减负感觉(2)

2017-07-27 22:09来源:人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第九督查组发现,有些参加座谈的人员对具体收费情况不够了解。为此,他们实地走访、追踪线索。有企业反映参加的行业协会商会数量较多,督查组即安排到相关企业走访,逐笔核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的原始票据,查找不合理收费情况。

 

  查落实,发现问题立解决

 

  “营改增政策出台后,我们会遇到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影响税款抵扣的情况。”面对督查组,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财务处长陈彩云建议,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流程,以便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从而降低税负。

 

  沉下去倾听呼声,俯下身收集诉求。几天来,督查组直接掌握了企业对于降成本的种种期待。

 

  没落地的要抓紧督促落地。督查组在个别省份发现,有的地方电费中含有的城市公共事业附加费已于4月1日停征,但电价调整尚未到位;有的地方执行落实取消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等文件尚未出台等;有的地方对外宣传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但存在将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或其他非税收入继续收取的情况。针对这些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部分政策尚未执行落地的问题,各督查组已督促地方政府抓紧整改落实。

 

  能解决的就立即协调解决。在山东,某企业反映,其电费按装机容量收取,比按实际容量收取的多。获知问题后,督查组立即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政策,自7月起即按企业实际容量收取电费,由此每月可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9万余元。地方政府将在全市开展专项调研,对类似问题统一解决。

 

  “不解渴的”要深入梳理。在广东,第十三督查组了解到,企业反映缴纳工会经费负担依然较重,尤其是在高技术研发性企业,研发人员稀缺、人员工资较高导致企业承担的工会经费加大。在湖南,第十二督查组发现,企业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关注企业重组、扩大再就业所得税返还等税费政策,在外汇管制等方面给予更加灵活的支持,引导企业走出去。

 

  综合各督查组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有的企业反映税负仍然较重,部分整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企业认为减税降费红利的获得感不够强。有的企业反映一些政府性基金收费标准偏高。还有的企业反映个别协会会费收取过高,以咨询服务、技术服务、培训等名义发生的不合理收费依然存在。下一步,各督查组降成本专题组将继续对企业进行走访,对违法违规收费问题线索认真核实。(综合记者刘志强、尹晓宇、乔栋、方圆、刘泰山、肖家鑫报道)(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