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规范减刑假释审理切实防止司法腐败

2014-04-29 12:11来源: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公布《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统一、规范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切实防止司法腐败。该司法解释自6月1起实施。

  减刑、假释案件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审理范围自然也不相同。针对这一问题,司法解释明确,审理减刑、假释案件,除应当审查罪犯在执行期间的一贯表现外,还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财产刑执行情况、附带民事裁判履行情况、罪犯退赃退赔情况。

  此外,司法解释还就如何考察拟假释罪犯再犯罪危险性问题进行规定,除签署上述所列情形外,还应综合考虑罪犯的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后生活来源以及监管条件等,有利于人民法院在审理假释案件时予以全面考量。

  据悉,司法解释特别针对假立功问题专门规定。明确,执行机关以罪犯有立功表现或重大立功表现为由提出减刑的,应当审查立功或重大立功表现是否属实。涉及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或者其他贡献的,应当审查该成果是否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独立完成,并经有关主管机关确认。

    减刑假释裁定书将全部上网公布

法制网记者 袁定波 针对目前减刑、假释案件书面审理时实质审查不够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公布《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明确,减刑、假释裁定书,应当通过互联网依法向社会公布。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今天在此间表示,减刑、假释裁定书是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公布减刑、假释裁定书是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公开的重要内容。该规定进一步增加了减刑、假释案件的透明度,使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能够更好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制约。

审理减刑假释引入人民陪审员制度

法制网记者 袁定波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公布《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明确,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依法由审判员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从而明确了可以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理。

据悉,此前,我国刑法第79条和第82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减刑、假释案件,但未规定合议庭如何组成,刑诉法对此也无明确规定。据介绍,在减刑、假释案件审理中引入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人民陪审员代表社会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和参与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拓宽了公众的参与渠道,确保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更加公开和透明。

减刑假释一律立案后5日内公示

法制网记者 袁定波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公布《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司法解释明确,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在立案后五日内将执行机关报请减刑、假释的建议书等材料依法向社会公示。据介绍,所谓向社会公示,原则上应当通过互联网公示。同时,司法解释还明确了公示期限为5日。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