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制人物 >

从警之初的那些“第一次”

2014-02-27 12:48来源:人民公安报 浏览:手机版

从警之初的那些“第一次”

王娟

本网讯  能成为一名警察,家里人和我甭提多高兴了。1998年,我领到第一身警服,爸妈强烈要求我穿警服回家让他们看看——

我原来是一名工科女。1990年7月,从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毕业,当了7年的机械设计工程师后,我还是和大学时一样,没有爱上我的专业。1997年9月,恰逢全国各地组建110指挥中心,急需会计算机操作的人。于是,我离开市区的研究所,到距离市区10公里远的陕县公安局当了一名接警员。

能成为一名警察,家里人和我甭提多高兴了。1998年,我领到第一身警服,爸妈强烈要求我穿警服回家让他们看看。于是,我应他们的要求穿着警服回家,和家人拍下了第一张“警服秀”纪念照(见上图)。

这种89式警服还不是量身定做的,共有男女5种尺寸选择。1号最大、5号最小。我个子矮,穿的是5号。

那时,县局的条件一般,局里民警少,案子也没现在多。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竟然是局里第一个有正规本科学历的人。110指挥中心也很简陋。刚上班那几天,设备还没开始安装,我们6名“元老”就挤在一间屋子里,白天守着两部110固定电话,晚上下班回家。

那时,知道110的人也不多,一天电话响不了几声。6名“元老”里有两位是快退休的老民警,还有我们4个新招的人。这4个人里,我和小闫有工作经验,其他两个是刚毕业的中专生。我们都不是学法律和公安专业的,又要值班,局里就没专门安排我们学习,两位老民警就顺理成章教我们公安业务。

110指挥中心电脑设备开始安装时,麻烦事就来了。那会儿大家都没手机,县网通公司的全县固定电话底账没有电子档,全是一本一本的纸质台账。这可要了命了!有警接警,没警输电话号码吧!

我们的第一代110设备有5个席位,其中一台是服务器。电话号码必须输入服务器。于是,我们几个只能轮班作业,电话号码、地理位置、单位名称,一个也不能少。

设备开始安装时,已经排夜班了。6个人分成3班,上24小时,歇48小时。大家都刚当上警察,工作积极性甭提多高了!半个月后,输号码的任务圆满完成。

之后,领导说,我学历高,叫我兼内勤。我又跟着主任去临县学习他们的各种文件和规章制度,回来找公司设计、制作、上墙。半个月后,110指挥中心大厅放眼望去,值班长制度、值班员制度、全县地图、警力分布,一应俱全。

年底的时候,110指挥中心正式运行。我除了当接警员、内勤,还要负责科室文件的起草、油印和分送。新诞生的一周一期的《警情通报》也由我负责。说起油印文件,现在我还记忆犹新。科里没有打字机,每一期《警情通报》和各种发文要先写在稿纸上,贴上签,送领导审批,然后送到打字室,由打字员打好,排好版,再打在印刷蜡纸上。

油印可是个力气活,况且要想动作干净利索,也绝非一日之功!那时候,因为油印文件,我的手没少长茧子。而且,我的衣服、脸上、手上,也没少蹭上黑印,每天下班时都得用肥皂洗很多遍,才能勉强洗干净。

那时候,很多个夜班很无聊,我爱上了写作。那真叫爬格子,一篇一篇写在方格纸上,放进信封,投进邮箱。很快,我的处女作就发表了。

如今,每每看到这张“警服秀”老照片,自己第一次穿警服、第一次以警察身份去县政府送文件、第一次以警察身份发表稿件、第一次打靶、第一个警官证……这些十多年前从警之初的若干个“第一次”,就又浮现在脑海。怎么都不觉得那些年吃的苦是苦,就觉得是一种弥足珍贵的阅历!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