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制人物 >

专送女犯出狱的女狱警

2014-02-19 12:13来源:北京晚报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在北京市女子监狱出监分监区,几乎每天都有服刑期满的犯人出狱。出狱前,干警们都要告诉她们如何融入社会,帮她们铺平回家的路。一个个女犯用忏悔赎清了罪恶,用时间洗涤了心灵,从这里走向社会,走向新生。

出狱者都会换上新衣

1月29日一大早,王艳从班车上下来,站在监狱的大门前环顾了一下。这是她的工作习惯,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有没有来接释放服刑人员的家属。

王艳是女子监狱出监分监区的分监区长。在这个分监区,几乎天天有人被释放出狱。服刑人员都有个讲究,出狱这天从里到外换身新衣服,代表着重新做人,重新开始。所以,每天上班她都会照例看看有没有家属需要把新衣服送进去。

这一天,服刑人员沈欣(化名)的丈夫和女儿来接她出狱,父女俩提着一包衣服早早等在门口。“我就是出监分监区的,你们把衣服给我吧,我给她拿去。”说着,王艳接过衣物去安检。

这是王艳一天工作的开始,也是一个罪犯新生的开始。

51岁的沈欣是女监蛇年最后一个出狱者。她因犯受贿罪入狱,服刑近4年表现一直很好。直到28日这天,法院的假释裁定才正式下达。监狱及时通知沈欣及其家属做好出监准备。

在分监区活动室里,干警看着沈欣换上家里带来的新衣服:红毛衣、黑裤子、高跟鞋,透着喜气利落。在狱中的采买账目,干警们和沈欣仔细对清,个人账户里剩下的5000多元钱款,一分不差全提出来交到她手中。

除此之外,沈欣带走的是她在狱中取得的3个美术等级证书。在女子监狱,每名服刑人员都要根据个人情况接受培训,有美容美发、缝纫、计算机、书法绘画等等,取得至少一个技能证书。这可以帮助她们提升自信,培养兴趣,更重要的是出狱后能有个一技之长。

同班组的服刑人员给沈欣制作了一张贺卡,每人都写了祝福和希望。王艳也替她高兴:“你看多好,能回家过年了。”“是啊,家里都等着我呢。”沈欣搓着手,不住地向干警道谢。

一切准备就绪,经过狱政科再次确认审核,主管改造的副分监区长李红颖带着一身便服的沈欣走到监狱大门,再经过两次核对假释证明书后,沈欣终于走出高墙,快步奔向丈夫和女儿……

教她们认识新币公交卡

回家——是出监分监区最大的特色。记者走进分监区,看着处处都彰显着这个主题。墙上贴着“炫彩新生阳光回归”的口号,一只和平鸽代表着自由和新生,区歌《回归》是服刑人员自己谱曲填词的。

除了正常改造之外,出监分监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分监区增加了观看电视新闻的时间,让服刑人员通过新闻报道更多地了解社会;更多的户外活动,也可以帮助她们缓解浮躁、焦虑的心理。临出监三个月时,便不再要求临释人员必须留齐耳短发,可以开始留长发,为新生活做准备。

“有些服刑人员当初被法院判的是死缓或者无期徒刑,经过十几年的狱中生活,社会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她们自身在心理认识上还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王艳说,以前有个服刑人员,干警把她采买账户里的钱拿给她时,她都不敢接。她入狱后,人民币都换版了,她压根没见过红票子,都不知道怎么数钱。

社会上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干警都要帮她们在狱中重新学起。“我们拿来公交卡让她们看,告诉她们如何上车刷卡,刷卡还能打折,如何充值续费。有些没见过的服刑人员觉得很神奇,怎么这么好玩。”王艳说。

社会上流行的微博、微信,干警们都给她们讲;什么“out”、“正能量”、“卖萌”,这些时髦词儿也都在监区里传开了。王艳说:“我们用这些正面的新鲜事物提升服刑人员对新生活的向往。”

出狱者既兴奋又害怕

王艳告诉记者,出监分监区关押的都是距出监一年以下的临释罪犯,90%以上的女犯都要从这里开始新生。然而,回家的路却不都一帆风顺。家人能不能接纳她们,出去后以什么为生,周围人会怎么看待她们……这些现实的问题都会接踵而来,烦扰着临释罪犯的心绪。

快到午饭时间了,干警朱晓明才走出心理咨询室。这阵子,她管教的一个女犯突然孤僻起来。每天一上班,朱晓明都得和她聊上一会儿,排解她心中的郁闷。

“临近佳节,服刑人员都难免有些情绪波动。我管理的一名女犯3月27日出监,现在就越来越怕,担心以后的生活。”朱晓明说:“她人长得挺漂亮的,以前是公司前台接待,入狱前只有104斤,现在都140斤了,前台是干不了了,正为今后就业发愁。”

朱晓明说的这个女犯袁芳(化名)今年27岁,已经入狱两年半了。在心理咨询室里,朱晓明任由她诉说自己的过往。袁芳年幼时长得又瘦又小,在学校经常被同学欺负,她慢慢觉得只有欺负别人才能不受气,变成了校园一霸。长大了仍然本性难移,脾气暴躁,两次因为故意伤害被判刑。

“我们做心理咨询更多时候是先听她说,这也是一种发泄。等她说痛快了,我们再引导。”朱晓明告诉袁芳,她还这么年轻,做什么都来得及,大不了自己做点小生意。即便还像以前那么瘦,又能吃几年青春饭?

朱晓明听袁芳说有个男人一直对她不错,便鼓励她好好珍惜,早日成家,过正常的生活。

王艳告诉记者,临释女犯烦躁、焦虑、睡不着觉是常事,干警们只能靠日复一日耐心细腻的谈话缓解她们的情绪。

为出狱者铺平回家路

服刑人员盼着回家,可家庭却不一定都能接纳她们。碰上这种事,监狱干警不仅要把她们送出大门,还得为她们铺平回家的路。

服刑人员陈潇(化名)从小是养母带大的,养母对她视如己出。可陈潇沾染了吸毒的恶习,两次因贩毒入狱,伤透了养母的心。临出监三个月,养母到法院起诉,要求和陈潇断绝关系。法官到监狱里通知起诉消息,陈潇心情很低落,她甚至不敢想自己出狱后要去哪里?

“我们先找法院协调,希望法院能暂缓开庭,容我们做做工作。”王艳说,头几次她们打电话过去,陈潇的养母根本听不进去,说陈潇如何不听话,第一次入狱就原谅她了,可出狱没两天又进去了。“我也是个要脸面的人,周围人怎么看我啊……”后来,干警们得知陈潇的女儿还一直由养母养着,疼爱有加,才找到了突破口。

“您对她女儿这么好,付出了这么多,难道真的是要断绝关系吗?我们知道,您就是恨铁不成钢,太失望了,可抛弃她并不是您的本意。”干警们一次次给老人打电话,陈潇的养母在电话里终于敞开心扉,失声痛哭。陈潇出监前,老人向法院申请撤诉。

出狱那天,陈潇原本都计划让朋友来接她出狱了,可她没想到的是,在监狱大门口等她的,却是她的养母。

狱中女犯最后的春节

记者和王艳正聊着,监区里突然人声嘈杂,热闹起来。王艳看了一眼说:“这是开户了(即打开储藏室领物资)。”

马上就要过年了,服刑人员也得“置办”年货。女犯们在干警的组织下,一个班一个班地到分监区储藏室取“物资”。每个女犯都有属于自己的专用储物柜,里面放着采买的日常生活用品和饮料食物。

如果不出意外,这将是她们在监狱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您吃点不?”62岁的服刑人员老果正提着一大袋子食物回监舍,碰到记者采访,热情地从袋子里掏吃的,记者连忙谢绝。老果乐着说,刚出狱的沈欣就是她们班组的。再过一个半月,她也要回家了。“谁出狱了我们都替她高兴,看着一个个走了,自己回家的日子也近了。”

“看着女犯刑满释放走出监狱,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王艳对记者说。无论是干警还是罪犯,重获自由是这个分监区共同的期待。“我们真诚地希望这些走出监狱的刑释人员,能够真正悔过自新,成为一名守法公民。”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