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广西一村庄被"毒水"污染 中央批复2000万土壤修复资金(3)

2019-10-22 10:36来源:新京报浏览:手机版

  去年,废铅锌矿增设了一座尾矿库,以固定矿渣,使其不再流失。德保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李志明称,现在竣工了,但投入能力不足,中标价245万,只能有多少钱做多少钱,现在还没验收结算。
  德保县水利局去年也对集污山塘的边缘做了防渗处理,考虑到山塘蓄水能力有限,一遇下雨,水大量汇集很危险,县水利局陆副局长称,特意给水塘留有1米宽的豁口让水泄下去,这是为了避免山塘一下子被水冲垮,那样会造成更大的破坏。
  加固尾矿库和山塘降低了安全风险,但镉污染源头并未阻断。含镉等重金属的废矿水还在日夜流向耕地。
  在物理化学专业里,重金属迁移是指重金属在自然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和存在形态的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富集和分散现象。镉这种重金属特殊又棘手,迁移性强,极易进入水和土壤被植物富集再经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慢性中毒。
  相关专家说,首先开矿使得镉被释放,污染了水,然后被污染的水进入农田,污染了土壤,水稻又是对镉吸收最强的谷类作物,被污染的大米农民自用或售卖,最终长期食用会损害人体肾功能,阻碍骨骼生长代谢,引发骨骼各种病变,比如“痛痛病”。
  村民许七弃种的田就在稻谷绝收的那块耕地里,“水下红红的,人踩在地里,泥有膝盖高,泥浆好像豆腐渣,牛都不肯走,根本种不了。但不种的话,哪里来口粮呢?”他只能转过山湾,到污水流不到的地方,种外出打工人的地。
  300亩大田里,一位50岁的农姓村民说,他在电视里看过一个铅锌矿污染的片子,“镉中毒的人最后骨头都露出来了”,十年前他就开始担心骨骼病变的问题。他学过一些知识,知道即使停止接触,镉还有可能沿原路径在人体内累积。
  “这两三年县农业农村局都会来田里做测量,稻谷也拿去检测过,但检查结果不告诉我们。”大偶屯村民农乐盈说。
  德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唐伯盛称,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每年都会分区段定点对土壤和农产品进行检测,县局只负责采样上交,内苗铅锌矿尾矿5公里范围内的土壤和农作物都送样检测过,“检测数据上面不会告诉我们,我们要了也没用,我们也管不了。”
  记者提出查看内苗铅锌矿5公里范围内的水、土壤和农作物根系重金属超标的检测数据,德保县领导表示,这些检测涉密,信息不能公开是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
  2000万土壤修复资金 
  土壤一旦被污染,要清除其中的污染物质难度之大、成本之高是难以想象的。尤其在贫穷的地方治理土壤污染,资金紧缺和技术都存在大问题。
  2019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土地污染防治法》,针对土壤污染治理经费不足、大面积修复难以负担、污染责任人认定、污染治理谁来买单、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用途、如何对污染行为严惩重罚等核心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专家认为,立法就是要破解土壤污染无人担责,解决历史遗留污染地块问题。
  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告诉记者,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实施期中央补助资金金额达到了500亿元,2019年度为50亿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分配资金的数量,力度很大。
  记者从德保县生态环境局许局长处了解到,从2018年开始,县里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内苗铅锌矿进行场地调查和整治方案的编制,已查明土壤污染状况和污染物分布。目前初审方案通过,中央刚刚批复的2000万土壤修复专项治理资金也已到位。
  关于综合治理思路,百色市生态环保局总工程师易汉东介绍说,在矿洞边上建小型污水处理厂,用重金属离子析出剂与各种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絮状沉淀物,从而把重金属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山塘应急池要优化防渗并切断外来雨水的淋溶,尾矿库的截洪沟要固定在区域里,用排污管道把水引进污水处理厂。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