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爷大妈请绕行!送鸡蛋荐“牛股”这都是诈骗套路(2)
爱保健请注意 保健品返钱实为圈钱 李老太太在商场购物时,突然被一个年轻姑娘拦住了去路,姑娘向李老太太介绍说,公司产品正在做特惠活动。百般劝说之下,李老太太跟她来到了离商场不远的一个写字间内。走进写字间,里面有一个大屏幕,上面不断滚动播放着已录制好的有关中老年人保健方面的宣传片,30多名中老年人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宣传片。 宣传片播放完,一位讲课人出现在老人面前,开始讲解几款保健品和按摩器的功效,最重要的是,只要老年人当天购买保健品和按摩器,就可以享受30天后返还80%购物款的优惠。李老太太暗自盘算,这相当于只花了400块钱就买了2000多元的产品,十分划算。于是,她当场把自己所带的2000多元钱全部购买了保健品。然而30天后,李老太太如约联系保健品公司,想拿回80%的退款。不料,该公司根本不承认此项承诺并挂断电话,李老太太多次拨打,保健品公司不再接听,再去当时的写字间,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自助取钱请注意 一低头几万块钱没了 王阿姨到银行自助ATM取款机取款,站在她身后和边上各有一个小伙子,当王阿姨取完款,正要抽出银行卡时,边上的小伙子礼貌地说:“阿姨,您的钱掉地上了。”王阿姨低头一看,果然一张20元钱在她的脚边。王阿姨弯腰捡起了钱,并感谢小伙子的提醒。可回到家,王阿姨查看手机短信时,却意外发现,她的银行卡被莫名其妙地划走两万多元钱。王阿姨纳闷,卡明明就在手里,钱怎么会跑了呢?王阿姨赶紧拿着卡到银行询问,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她,她手里的这张卡是废卡,根本不是她原来的银行卡。此时,王阿姨才恍然大悟,刚才取款时,自己的银行卡被那两个小伙子给调包了。 现场 不少老人“对号入座” 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深入走访街道社区、养老机构,实地采访老年人和老年人家属,搜集了大量老年人遭遇诈骗的真实案例,按照案发比例,选择了有代表性的50个案例编辑而成进行展示。在展览现场,让中心主任李晓童没想到的是,很多年轻人看完展览之后,拍下不少照片,说要带回家给父母看。“还有老人结伴而来,在现场边看案例边‘对号入座’。大多数老人都曾在生活中遇到过保健品、金融产品、低价旅游、发放小礼品吸引听课参观等各种骗局,不同的是,有人提高警惕躲过了,有人却中了套。”李晓童说。 在展览现场,有一本厚厚的观众留言册,上面记满了老人的心声。家住附近的杨奶奶在留言中写道:“我已被骗几十万,后悔死了。从今往后,再也不听不信,到此为止。”还有人分享自己的防骗经验:“我也经常遇到如领礼品、免费旅游等,但我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免费午餐。”“案例真实,亲身就遇上过3例。了解骗术、认识骗术,才能防范骗术!”展览现场,主办方还特邀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专家为老年人提供咨询服务,答疑解惑,并就老年人如何防范风险、如何自我保护远离欺诈等问题,提出合理建议。许多观众建议,希望这一展览能走进更多社区。 提醒 “参加免费活动,骗子就成功了一半” 面对这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骗局,李晓童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年人喜欢占“小便宜”的心理,常常打着敬老爱老的幌子,在街头或者公园发放小礼品或提供免费体检,获得老人信任,再实施诈骗。因此,建议老人尽量不参加免费讲座、免费旅游、免费参观等活动,防止受骗。“骗子曾说,只要老年人到公司参观或者参加免费活动,行骗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老人们要提高自身警惕性,记住“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世界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开家军"恶势力团伙以"开"字纹身 聚众斗殴寻衅滋事 02-12
- "专业讨债队"骚扰纠缠借款人 5人寻衅滋事被判刑 08-07
- 那一抱 引发的悲剧……25岁男子被打进ICU 07-26
- 中国每年25万人死于自杀 系青壮年人群首位死因 09-11
- 丁智勇到哈尔滨调研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09-05
- 已婚男子以婚恋之名诈骗30余万被公诉 04-24
- 男子穿旭日旗T恤参加泰山登山节惹众怒遭"围攻" 09-08
- 16年的不懈追踪 一起“骨头案”终执结 06-08
- 警方预警:近期,这几类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高发 05-04
- 冒充专家免费体检推销“保健品”23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入狱 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