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街头假证调查:“家族式”运作 形成非法利益链条(2)
曹林军还告诉记者,如今,制假窝点大都很隐蔽,流动性强,很难被发现。另外,苏州制假窝点大多属于半成品加工类,大规模的制假窝点多在外地,且犯罪分子通过邮寄方式,实施非接触式作案,打击难度更大。 采访中,梁咏进一步介绍了一起案件:去年3月,苏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旅游警察大队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发现一张假电子导游证,并且奇怪的是,在“官网”还能查到证件信息。苏州公安从这张假导游证入手,前往上海、西安等地调查取证,最终侦破案件。“该案的成功破获给打击‘三假’方面带来的一个经验启示是,假证贩子虽然分布各地,但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点蛛丝马迹往往就能牵出几个大窝点。” 梁咏说。 部门联动,形成长效机制,防止制售假证死灰复燃 如今,苏州市的打击“三假”专项整治行动仍在持续开展中。苏州市打击“三假”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吕思廉表示,打击“三假”需要久久为功、标本兼治。 据了解,4月8日,苏州市成立了由公安、宣传、人社、住建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打击“三假”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又从市公安局、人社局等部门抽调了17位精干人员,建立了苏州市打击“三假”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开展实体化运作。 4月18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上的专班办公室,除了两位正埋头整理案卷材料的工作人员,其余人员都外出明察暗访了。苏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六大队教导员朱晓春在专班负责统筹调度,他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部门协同作战效率高。“以前,像这种案件,要与兄弟部门联动的话,程序多,效率也不高,但专班成立后,涉及多部门的手续立即就能办好。接下来,苏州市下属各板块都会相应成立专班,建立多部门联动打击‘三假’的机制。”朱晓春说。 “要彻底清除‘三假’,必须形成长效机制,防止死灰复燃。”吕思廉说:“很多人拿着假证去应聘,被发现后最多也就是被拒之门外,并没有受到惩处。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对那些购买使用假证的人的处罚力度,从源头铲除‘三假’的生存土壤。” ■编后 与问题较真 让群众满意 贴小广告、发小名片、制售假证,影响公共秩序。接到群众来信后,本报记者赶赴苏州明察暗访。报道见报后,苏州市立即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 凡事怕较真,凡事要较真。此前针对制售假证问题,有关部门并非没有打击整治,但没过几天,不法分子就可能重操旧业,其中原因值得深思。如今,苏州市对此类违法行为深挖彻查,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向着标本兼治的目标不懈努力,这就是一种直面问题、动真碰硬的“较真”。 “较真”的过程不仅是整改问题的过程,也是不断收获群众信任的过程。只要从群众最关切的地方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在为民服务上不含糊,在秉公用权上不打折,踏踏实实把承担的每项工作都做得让群众满意,就一定会不断增强群众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应当说,制售假证、假章、假公文的问题在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我们希望打击“三假”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取得新成效,让用工市场秩序更规范、百姓生活更舒心。(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已婚男子以婚恋之名诈骗30余万被公诉 04-24
- "开家军"恶势力团伙以"开"字纹身 聚众斗殴寻衅滋事 02-12
- 警方预警:近期,这几类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高发 05-04
- "专业讨债队"骚扰纠缠借款人 5人寻衅滋事被判刑 08-07
- 冒充专家免费体检推销“保健品”23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入狱 01-22
- 16年的不懈追踪 一起“骨头案”终执结 06-08
- 中国每年25万人死于自杀 系青壮年人群首位死因 09-11
- 男子穿旭日旗T恤参加泰山登山节惹众怒遭"围攻" 09-08
- 那一抱 引发的悲剧……25岁男子被打进ICU 07-26
- 丁智勇到哈尔滨调研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