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假宣传违规考试 起底"小升初提前占坑"获利套路(2)
多种套路,充分利用家长焦虑 所谓的“占坑”,最后变成了家长“掉坑”。这些公司是如何一步一步让家长掏钱和掉坑的呢?一位曾在这类公司工作长达6年的业内人士,向记者披露了里面的多种套路。 套路1 渲染升学难度,增加家长焦虑 比如家长来咨询时,明明只有100多人报名,却夸大说有700人;明明没有学员被录取,却说升学成果显著,并不断拿“再不报名就晚了”等话鼓动家长。 夸大小升初难度是制造恐慌的常用方法之一。一般在劝说家长参加测试时,工作人员会事先询问孩子成绩,若孩子成绩很优秀,公司便会有意将题目难度增大,让孩子得一个较低的分数,家长看到差距后,忍不住给孩子报名参加培训。 套路2 利用信息不对称,虚假宣传 为了让家长报名,一些公司会声称自己与某名校很熟,有内部消息与渠道,可以为孩子提供推优入学机会。如成都月半松鼠本来的业务是抖音、快手、西瓜、大鱼号等视频拍摄剪辑,文某为了补贴公司运转,打印了四升五、五升六转学插班生宣传单进行宣传,目的是为了添加家长微信,建立微信群。家长进群后,为了增加粉丝的黏性,工作人员在百度搜索成都各个学校的概况,在群里长期给家长客户分享。后来,公司还聘请了40多名在校大学生到各中小学校门口发传单,搜集学生信息。后期再利用学生信息给家长打电话,为家长推荐就近的培训机构补课,机构则会给予公司相应的补习费提成。 套路3 不能进名校包退款,吃“概率钱” 为了吸引家长,公司和机构有时会打包票称“X万包过”,如不成功则退款。事实上,这是一种更隐蔽的挖坑。 以“3万包过”为例,假如有公司收10个学生,最后总有两三个拔尖的升学成功。另外七八位没有升学成功的,公司和机构也不可能全部退款,“建档费、管理费、活动费”,以各种名义拒绝退费或减少退费。“反正对公司和机构来说,绝对稳赚不赔,就是吃‘概率钱’”。 套路4 转介绍培训,二次收割 如前所述,一些公司和机构通过操作试题的难度,让家长们感受到孩子的“巨大差距”。而让孩子去“考一考”,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竞争中处于什么水平”,也是不少家长容易入坑的心理。 以上周末违规组织“小升初占坑考试”的芝麻帮和新目标为例,其负责人就承认,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拿到孩子的考试成绩之后,推荐孩子到“金榜名师”“捷恩教育”等培训机构补习,以此获利。 重申禁令 各级各类学校不得为义务段选拔性考试提供场地 对于近期日渐活跃的各类小升初违规考试,成都市教育局再次重申“禁令”。2017年11月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印发的《关于全面清理举办、承办、协办违规竞赛活动的通知》,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培训机构)不得为义务段的民间竞赛、考级等选拔性考(测)试活动提供场地、宣传渠道、考前培训、考务服务等。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其中就包括但不限于以冬令营、夏令营形式组织的竞赛集训等选拔性考试测试活动,所谓的“小升初升学占坑考试”就属于这一类。 4月18日,省教育厅也发出了《关于严禁提供教学场所开展中小学生校外培训的通知》,《通知》要求,要严格审查教学场地对外租借用途,严禁提供给社会组织和个人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严禁开展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的考试活动。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警方预警:近期,这几类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高发 05-04
- 丁智勇到哈尔滨调研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09-05
- 冒充专家免费体检推销“保健品”23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入狱 01-22
- 16年的不懈追踪 一起“骨头案”终执结 06-08
- 那一抱 引发的悲剧……25岁男子被打进ICU 07-26
- "专业讨债队"骚扰纠缠借款人 5人寻衅滋事被判刑 08-07
- 男子穿旭日旗T恤参加泰山登山节惹众怒遭"围攻" 09-08
- "开家军"恶势力团伙以"开"字纹身 聚众斗殴寻衅滋事 02-12
- 中国每年25万人死于自杀 系青壮年人群首位死因 09-11
- 已婚男子以婚恋之名诈骗30余万被公诉 04-24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