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公安 >

内蒙古警方侦破一起跨国毒品大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其中外籍2(3)

2019-02-20 12:57来源:平安驿站浏览:手机版

  为了这次视频通话,办案民警挑选了场地,伪装了背景,安排民警乔装打扮,扮成“道上”的人,一起出现在视频镜头前。
  一天晚上,对方突然提出,次日上午要看到现金。时间紧迫,无法通过正常的工作渠道筹集到这笔钱,于是,专案组的干警纷纷和家里联系,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凑出了20余万元现金,在次日上午,让对方通过视频看到了现金。
  谈好后,对方答应带货过来,现钱交易。到了当天晚上,对方突然来电话说事情有变化,不肯送货过来交易。
  面对这种局面,前去办案的呼伦贝尔干警们很纠结,放弃对“海哥”上线毒贩的捉拿心有不甘。专案组和南伞镇公安局协商,建议两地警方协作办案,一起出境一趟。南伞公安局坚决反对:谁都不能出去,出去万难保证安全。
  虽然通过交易抓获“海哥”上线的计划泡汤,但是,专案组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谋划。
  在四川蓬安侦查期间,侦查员发现,2018年5月25日,一个名为“高金龙”的人,从云南省镇康县南伞镇新城邮局将含有“冰毒”的包裹寄出,收件者为朱某,收件时间为2018年5月28日。
  根据以上线索,计伟和李睿迅速开展了侦查取证工作。他们以南伞镇新城邮局为中心点,以10公里为半径,调取了案发前后该范围内所有的视频监控。经过几天几夜的观看、排查,发现邮寄快递的嫌疑人经常出入南伞口岸。
  在南伞口岸边防的配合下,锁定了使用“高金龙”身份证寄递包裹的嫌疑人为缅甸籍人员祁应壮,家住缅甸果敢老街。
  经侦查,在2018年4月至5月末,朱某共向三张银行卡打款24万元,用于购买“冰毒”。通过对这三张银行卡交易流水的研判,结合取款监控录像,发现取款人共有两人,一名是祁应壮,另一名为何家能。
  通过综合研判,计伟、李睿等人确定了祁应壮、何家能、冯林贤三名毒贩的身份。祁应壮为何家能邮寄毒品,帮他取回买家汇来的钱,冯林贤也是这样一个角色。何家能入境一般不携带毒品,多是取钱。
  几名毒贩的相貌特征和入境出境活动规律被摸清,专案组决定在南伞海关守株待兔。口岸一开关,计伟、李睿就赶过去,一盯就是一天。
抓获缅甸籍毒贩
  7月19日,已被布控多日的缅甸籍人员祁应壮、冯林贤被发现再次入境。专案组经请示上级,决定在出境时实施抓捕。
  当时,计伟换了一身口岸工作人员的制服,李睿换了一身边检站的工作服。李睿在口岸大厅室内,计伟把守车辆通道。等了接近一上午,目标没有出现。
  下午13时左右,在口岸大厅里边和外边的车辆通道,冯林贤和祁应壮终于落网、专案组干警押解着祁应壮、冯林贤两名嫌疑人,凯旋而归。
  从镇康到昆明,沿途全都是盘山路,大巴车在深不见底悬崖边蜿蜒蛇行12个半小时,抵达昆明后,大家无心休息,直接登上高铁,10个小时后的7月22日到达北京,此时专案组已经连续工作三天两宿。一路上,祁应壮认罪态度好,有问必答。而冯林贤则是到了北京后才表示要交代。
  当专案组找到一处北京当地公安机关提供的办案区开始审讯冯林贤的时候,已经是7月23日凌晨。新的一天露出了晨曦,一场历时近3个月的缉毒远征也见到了曙光。
  从晚上十二点半左右开始,做了4个小时的笔录,此时已经早晨5点。6点钟,专案组带着两个异国贩毒嫌疑人登车北上,回到呼伦贝尔。
  至此,这起涉及中国内蒙古、辽宁、云南、四川以及缅甸的跨国走私、运输、贩卖毒品案,宣布完全告破。(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