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前沿 >

奔跑吧,中关村!——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集(5)

2018-10-02 17:14来源: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不少科技创新项目正走出国门,也带动外籍人士来京创业。
  站在钓鱼台国宾馆的签约桌前,明朔科技创始人陈威有些激动。落笔后,他率队研发的“超级灯”即石墨烯LED灯将走出国门。
  清华大学毕业的肯尼亚小伙马希阳,在海淀科技大厦的“藤蔓国际双创空间”创办了自己的农业科技企业,把中关村的农业技术方案进行整合,带回肯尼亚。
  在广袤的非洲大地、繁华的欧美都市、激情的南美国土,都能看到中关村企业的身影。过去几年,中关村管委会已先后在美国硅谷、加拿大多伦多、英国伦敦等10地建立了海外联络处。
  截至2017年底,101家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在境外上市。2017年,示范区企业拥有境外授权专利量1.1万件,海外并购交易额2895亿元,占全国60%以上。
  与此同时,英特尔、苹果等300多家跨国公司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也集聚中关村。
  从建设“中国硅谷”,到建设“世界的中关村”,今昔对比的深刻变化,正是我国拥抱世界的生动实例。
  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认为,未来,中关村要引领科技潮流,必须持续总结基于政府规划、企业、高校研究院所聚集等条件下的经验,探索并提供针对前沿技术更加朴实有效的中国方案。
  面向未来,作为“先行军”,中关村不仅肩负着科技“单点突破”的重任,更肩负着提升综合创新实力的重任。
  翟立新表示,中关村将对标国际一流,从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当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主要载体、培育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四个方面推动打造中关村“升级版”。
奔跑吧,中关村!(参与采写:王潇蒙)(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