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前沿 >

奔跑吧,中关村!——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集(2)

2018-10-02 17:14来源: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5年来,中关村全面深化改革。先后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权”改革、境外并购外汇管理、投贷联动、“国际人才20条”等改革试点,带动形成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激励科技人才的政策体系。
  筑巢引凤、聚才引智。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外籍人才服务窗口”,正是人才管理改革的具体举措,旨在为外籍人才提供包括企业注册、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投融资服务等一系列支持。
  来自也门的清华大学毕业生阿哈迈德在2017年底通过了有关部门审批,很快就拿到中国“绿卡”。
  “拿到‘绿卡’时很兴奋,我还与工作人员击掌庆贺。”阿哈迈德回忆。此后,他便一直在中关村创业,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技术制作阿拉伯语新闻信息推送平台。如今,像阿哈迈德一样的外籍人才,中关村已有近万名。

奔跑吧,中关村!——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集

 参观者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参观自动驾驶汽车(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奔跑吧,中关村!——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集

  肯尼亚小伙马希阳(左)在北京海淀科技大厦的“藤蔓国际双创空间”和合伙人内莉·恩乔罗格协商创业项目(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江表示,北京试点的外籍人才出入境新政策具有开创性,向全世界释放了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的信号,有助于提升中国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近5年来,中关村有20多项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或被其他国家引进,一些科技成果转化试点政策纳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
  2018年1月,海淀区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包括关注原始创新能力跃升、新型研发平台领航、科技金融融合创新等9项计划和科技城市建设、科技政府塑造、科技公民培育等7项行动,助力打通创新发展的“痛点”和“堵点”。作为创新之城的核心区域,中关村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位于昌平区的未来科学城曾是央企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而央企也成为未来科学城发展的优势资源。5年来,央企资源盘活开发方案不断优化、施工建设工作热火朝天。如今,央企联合高校、民企在这里建立了氢能源及燃料电池、核能材料等重点领域的5个协同创新平台。
  改革是动力,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要素在这里聚集,人才、技术、资本形成“新三驾马车”,为创新“开足马力”。
  改革释放生产力,前沿创新成果在中关村的良好创新业态里如涌泉般喷薄而出。
  ——瞄准基础科研领域,中关村人在突破。新型肿瘤治疗药物研发平台、量子保密通信相关技术等在这里“孕育”;
  ——瞄准“卡脖子”的领域,中关村人在努力。龙芯通用CPU 3A3000、紫光展锐移动智能通信芯片、寒武纪商用深度学习处理器等等在这里诞生;
  ——瞄准前沿引领方向,中关村人在探路。大唐5G标准、百度无人驾驶平台、百济神州单克隆抗体抗癌药物等一批变革性科技成果相继出现。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