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前沿 >

昨天,全国至少开跑42场马拉松!

2018-04-16 21:44来源: 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昨天,全国至少开跑42场马拉松!
  其中江苏就有11场,这项运动为何在国内越来越火爆?
  昨天什么运动项目在国内最火?答案无疑是马拉松。据不完全统计,昨天全国各地至少有42场马拉松比赛“鸣枪”起跑,全国超26万人一起奔跑,这个数字也刷新了国内一天之内举办马拉松数量的纪录。从北京到广东、从四川到上海,社交媒体纷纷被跑友“刷屏”,如果朋友圈里没人晒马拉松的照片,恐怕还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在江苏地区,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昨天就有11场“马拉松”比赛在跑,这个数字在全国排名第一。马拉松这项运动为何如此火爆?对个人而言,坚持这项运动的意义在哪?对主办方和政府而言,这项运动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收益?一起来看本报的调查。
  疯狂的马拉松
  一天赛事赶上过去一年,“跑友”够用吗?
  中国跑步发展了近十年,从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的萌芽启动,到2013年赛事突破两位数,到2016年突破3位数,到现在每年上千场比赛,背后是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体育赛事产业疯长的印记。
  数据显示,2011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只有22场,2014年为51场,此后几乎是突然出现井喷式增长,2015年猛增到134场,2016年更是达到了328场,参赛人次近280万,较2015年增加130万。
  最近两年,马拉松热依然在延续,昨天至少42场马拉松的这个数字,甚至快抵得上2014年全年马拉松赛事总和。也许不少人会问,为何如此多的马拉松赛事会扎堆在同一天?
  周晨是南京一位资深跑友,对于昨天全国马拉松的井喷现象,周晨认为很正常,“不光是4月15日一天,4月2日、4月21日均有不少场马拉松比赛在全国同时进行”。
  在周晨看来,马拉松最适合的温度是16℃,而适合这种温度的季节集中在上半年的三、四月份和下半年的九、十月份,“江浙沪地区在三四月份的气候条件比较好,因此举办的数量也会较全国其他地区多”。
  政府的算盘
  在南京各区中最早办马拉松的溧水:
  一直在贴钱办,但不能仅仅“算小账”
  溧水区是南京各个区中第一个举办马拉松赛事的。从2015年首届的5000人,到今年3月的“2018南京溧水国际山地半程马拉松”的12000人。回顾办赛历程,溧水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仅从赛事本身“算小账”,政府还在贴钱;但4年坚持下来,一场马拉松对溧水城乡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的提升,已经见到了效果。
  “你能想象吗?在马拉松赛事来到溧水前,无想山连一个公共厕所都不容易找。”溧水区城建集团副总经理戴智胜告诉记者,从2015年首届“溧马”举办建了第一个旅游服务中心以来到现在,无想山的旅游服务设施每年都在提升,同时沿线也打造了十里梅岭、百种花草、千亩竹海、万亩果茶园等多重景致。
  “可以说,马拉松赛事的到来是在倒逼我们做好景区的基础设施。”戴智胜说,这些设施的提升,带给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利好,是持续不断的。
  “第一年时影响力一般,光看赛事本身,政府贴了约200万,到今年3月,我们已经连续办了4年,今年初步估算还要贴100万元左右。”溧水区体育局副局长芮芳林告诉记者,但举办大型赛事,最终受益的是本地人。作为溧马的一大特色,参赛选手可以免费享用溧水特色的奶油草莓,将这些本地招牌产品巧妙“植入”赛事中,推广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享受“马拉松经济”利好的,还有旅游业。溧水区旅游局市场促进科科长郭小清告诉记者,今年第一季度,溧水区实现旅游收入37.96亿,同比增长了16.8%。除了无想山,溧水的草莓、傅家边景区、民宿农家乐的人气,都在随着跑友们的脚步,人气不断提升。“虽然我们没有统计这些大型活动分别给GDP带来了多少数字的增长,但这两年,溧水区每年净流入的、落户的高素质人口都保持在2万人左右。”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