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流感集中发热疫情大幅下降 未来两周强度减缓
近日,北京流感疫情达到高峰,大量患者涌入医院就诊。北京市卫计委昨日公布,目前北京全市报告的流感集中发热疫情大幅下降,2018年第1周环比2017年最后一周下降74%。各型别流感病毒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异,不具备出现流感大流行的生物学基础。 2018年第1周疫情环比降74% 近日,北京市流感疫情高发,引发社会关注。 昨日,北京市卫计委发布流感监测的最新数据。市疾控中心流感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11月份起,北京流感活动强度出现上升趋势,尤其是12月份以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不过,北京市流感活动强度上升幅度已呈现出减缓态势。北京全市报告的流感集中发热疫情目前大幅下降,2017年最后一周环比前一周下降37%,2018年第1周环比2017年最后一周下降74%。 据北京历年流感监测数据分析,本流行季北京流感活动高峰出现在元旦前后,发病呈近年来较高水平,目前已达到流感的流行高峰,预计未来两周内北京流感活动强度将趋缓。学校托幼机构流感集中发热疫情报告数较前期已明显下降,预计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寒假,以及春节假期的到来,人群聚集性减少,北京流感活动强度将会进一步降低。 病例中0-4岁人群占比最高 北京目前流感病毒活动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出现乙型(Yamagata系)、甲型H1N1和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近期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占比例较高。目前在流感样病例各年龄组人群中,以0-4岁年龄组人群占比最高。 北京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根据全球、我国及北京流感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各型别流感病毒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异,不具备出现流感大流行的生物学基础,流感病毒的感染力、传播力和致病力未发生改变,本流行季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仍符合典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流感的基本特征。 下一步,北京将继续开展流感监测和疫情研判,掌握流感病毒活动水平及流行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针对小学低龄学生和托幼机构疫情高发的特点,市区两级教育、卫生计生部门相互配合,加强相关检查,对于感染流感的学生将引导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释疑 1 抗流感药物供应目前是否充足? 医院供应没问题,奥司他韦已加大生产力量,市民无需囤药 近日,不少市民反映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等出现了供应不足的情况,目前各医疗机构库存如何? 北京市医管局总药师刘丽宏介绍,根据朝阳医院内部的疫情监测,今年流感比推算早了半个月,导致各个生产企业未准备充足,加之奥司他韦主要在医疗机构中使用,生产企业主要保证医院用药,部分民间药房可能出现短缺,现在已经加大生产力量。奥司他韦是治疗流感的核心药物,除了进口的达菲外,还有国产的奥司他韦胶囊和儿童用的颗粒剂,目前北京的市场稳定充足。“朝阳医院呼吸科门诊量这么大,我们担心药品断货,但是没有,所以供应是没有问题的,市民不用囤药。” 她还提醒,奥司他韦为处方药,需要专业医疗人员根据不同人群特征与轻中重度程度来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比如13岁以下的儿童推荐剂量按照公斤体重计算,青壮年推荐75mg每日两次,老年人特别是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调整剂量。因此,市民不要随意在药店购买,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释疑 2 为何部分社区医院不接诊发热病人? 基层只接诊普通感冒和流感;老年人属于五类流感高危人群,社区治疗存风险 感染流感后,发热是常见症状。不过,有市民反映,想在家门口把病看了,社区医院却称看不了,必须去大医院。对此,北京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层不是不可以接诊发热病人,而是只接诊一部分。 她介绍,普通的感冒和流感,基层具备接诊能力,但是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可能引发发热,基层无法接诊。“引起发热的情况很多,流感并不是唯一的原因。细菌、病毒、支原体都会引发发热。”此外,社区就诊的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属于五类流感高危人群,社区治疗存在风险。加上一些小型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空间有限,未储备流感抗病毒药物。综合判断之下,社区可能会建议部分人群前往别处就诊。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16年的不懈追踪 一起“骨头案”终执结 06-08
- 冒充专家免费体检推销“保健品”23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入狱 01-22
- 已婚男子以婚恋之名诈骗30余万被公诉 04-24
- 中国每年25万人死于自杀 系青壮年人群首位死因 09-11
- 丁智勇到哈尔滨调研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09-05
- "开家军"恶势力团伙以"开"字纹身 聚众斗殴寻衅滋事 02-12
- "专业讨债队"骚扰纠缠借款人 5人寻衅滋事被判刑 08-07
- 警方预警:近期,这几类通讯网络诈骗案件高发 05-04
- 那一抱 引发的悲剧……25岁男子被打进ICU 07-26
- 男子穿旭日旗T恤参加泰山登山节惹众怒遭"围攻"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