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看得清”到“看得透”推动公安视频智能化应用
近年来,威海市公安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全市公安机关部署开展创意警务活动,鼓励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积极开拓深化公安改革或解决警务难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日常警务装备、技术、软件、工具的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侦查破案、治安防范、应急处突等方面经过实战检验、收效明显的技战法、工作法、典型经验等。 他们定期组织全市公安机关改革创新项目展示大赛,经过遴选推荐、实地考察、集中评审,先后推出了公安视频智能化系统、普通高清摄像机夜间识别车牌补光技术、一键报警音视频即时通系统、警用航空三维图像侦查系统等一批实战项目。 其中,基于“大数据警务云计算+自主深度学习的视频智能识别和分析系统”,是威海市公安局与省公安厅刑侦局为进一步深化视频监控侦查应用、提升智能化办案水平而联合研发的。 当前,视频监控已经成为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海量视频资源的增加,传统视频监控的实时监控和录像查询,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对高科技犯罪侦查破案的需求。为此,威海市公安局在省公安厅的指导下,将计算机视觉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技术结合在一起,研发了“基于大数据警务云+自主深度学习的视频智能识别和分析系统”,从而不再需要使用人海战术对视频信息进行人工分析。 该系统吸纳了国内外主流算法的不同特点,开发了面相探测算法、特征识别引擎、超分辨率重建等图像高级处理方法,解决了目前视频图像分析应用中速度慢、耗资源、干扰因素多等国际性难题,形成了从目标侦查到身份确认的全流程自动智能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对复杂图像的快速识别和比对能力。 据了解,该系统对接了威海全市治安交通卡口、简易卡口共计2278路和100个人像识别摄像机,实现了监控系统对异常事件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实时报警、对历史图像的智能检索等高级功能,推动公安视频智能化应用从“看得清”向“看得透”过渡,大大提高了治安智能化管控水平和视频侦查能力。据统计,目前全市车辆特征识别子系统的车辆标志物识别率达到90%,人脸识别子系统的人脸检测率达到99%、人脸识别率达到99.77%。 夜间车牌识别技术是视频侦查领域的又一难题。基于一线实战需要,长期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的文登分局网安大队大队长王曙光带领分局课题小组,历经3年科研成功攻克难题。他们发现,要想实现夜间车牌识别,不仅要有新的补光方式,还要对监控摄像机的参数进行优化。他们采用土办法,每天深夜到现场调整补光灯的位置和摄像机参数,想方设法寻找发光均匀、功率小、光线柔和的新型补光灯。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使夜间车辆号牌识别率提高到98%,同时节约能源75%。 目前,高清监控摄像机夜间识别车牌补光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已应用于“平安文登”监控工程,使视频侦查从人工向智能化跨进了一大步,同时每年可节省电费300余万元。(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北京警方2018年刑拘涉毒嫌疑人1246名 01-20
- 安徽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会议 李锦斌李国英分别作批示 02-04
-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王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 05-15
- 钢铁战士”是怎样炼成的? 记武警陕西省总队咸阳市支队八中队二 08-27
- 中越海关联合查获8.25吨走私穿山甲鳞片案 08-01
- 浙江召开公安系统功模表彰大会 车俊袁家军看望公安功模 12-03
- 善南分局主动服务 为企业发展助航 07-22
- 湖北摧毁一大型涉黑社会性质组织 04-13
- 公安部拟修改规定明确群众拍照举报交通违法行为可作为处罚证据 11-02
- 我国将建留守儿童信息系统 以期实现精准关爱 09-25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