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科教 >

基因界的“中国芯片”诞生记

2017-07-25 13:27来源: 南方日报浏览:手机版

  十二年前,中大五院教授、副主任医师宋家武在遍寻体外诊断企业无果后,决定自己注册公司,将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技术转化为产品,珠海赛乐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此诞生。

 

  去年9月,赛乐奇(sinochips)全资子公司在美国堪萨斯州成立,标志着赛乐奇海外战略正式落地。Sino意为中国的,chip意为芯片,赛乐奇即“中国芯片”。从命名开始,宋家武的视野就望向全球。

 

  凭借独创的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技术,赛乐奇基因芯片的检测精度在临床诊断工业化水平上达到1个碱基(比分子更小的单位),检测的重复性达99%以上,在业内处于金字塔尖。“好比同是发射导弹,别人打出去还有30-40米误差,我们可以‘指鼻子不打眼睛’。”宋家武说。

 

  十余年来,从学者、医生到董事长,宋家武和他的“中国芯片”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艰难创业 向全世界“乞讨”

 

  两次采访宋家武,其间每有员工入内签字请示。无一例外,所有员工均以“老师”相称,而非“老板”。这个从商已十余年的董事长,依然保留着“导师”的风骨。

 

  在十几年前,为了实现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宋老师不得不向全世界“乞讨”。

 

  基因芯片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90年代被评为世界十大科技进步之一。1999年,宋家武成为国内第一批基因芯片研究人员,在当时国内两大基因芯片研究阵地之一的上海联合基因就职,牵头研发了国内第一个临床诊断用的乙肝耐药基因芯片,“但当时的准确率只有百分之八十几。”

 

  2002年,宋家武从同济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珠海,历经医生、研究员、教授等各个职业,但基因芯片技术的研发却从未间断。

 

  起初,宋家武打算依托其他体外诊断企业做产品研发,但跑遍珠海所有相关企业后,却一无所获,“生物医药行业风险很高,尤其是创新产品,审核难度更大。”宋家武理解各家企业的苦衷,却不愿放弃。他做出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决定:自己干!2005年,赛乐奇成功注册后,宋家武的研发之路方才步入正轨。

 

  “除了技术,我一无所有。”宋家武说,“设备、资金、研究资料都是借来的。”宋家武就职的中大五院并不具备研究条件,为了做研发试验,珠海但凡有相关设备的单位,他都跑了个遍,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成了他的实验室。生物材料则是向全世界的同行“乞讨”。“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还有赖于2004年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其提供的先进设备和完备材料。”

 

  资金也是一大难题。创业之初,宋家武找遍了周边各家风投公司,与体外诊断企业一样,风投公司也因风险过大而不愿接招。宋家武只能发动“友人天使”,自行筹集资金。“大约90%的资金来自家人和朋友,还有10%是政府支持。”宋家武感叹,二十几万的政府创业基金,虽然杯水车薪,却也是雪中送炭。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