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科教 >

“机器代人”的成本精算

2017-07-25 13:25来源: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近年来,一股革命性的产业发展新力量——以智能化为标志的工业4.0升级正在全球引发新一轮工业转型竞赛。在中国,恰逢工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正寻找新动能的特殊节点,这股冲动尤为突出。

 

  今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其中明确表示,到2030年,中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多年来,从机器换人到无人工厂,到机床生产线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掌握,一批以民用无人机、无人驾驶技术、全自动化机床等为代表的新一批智能化应用在珠三角密集出现,显示广东制造业正在这场全球智能制造竞争中,向工业4.0价值链上端逐渐靠近。

 

  智能制造掠影

 

  特斯拉背后的“无人工厂”

 

  不久前,汽车界的“弄潮儿”特斯拉发布了新车型Model3。细看这款引全球粉丝竞折腰的车型零配件供应商名单,东莞企业中泰模具赫然在列。

 

  记者为此探访了这家东莞企业。在位于东莞市横沥镇的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车间,机器轰鸣声中,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组装,150多台机器人完成几乎所有的生产工作——这种先进的无人工厂为人们揭开一幅未来制造业的新图景。中泰模具的突破,是东莞工厂转型的一个典型剪影。

 

  早在两年前,东莞已出现首家“无人工厂”。在广东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打磨车间,原本需要650名工人的工序,因为60台机器手的加入,现在只需要60名工人。据介绍,人工成本大幅降低外,机器代人的效果还体现在工作效率提升和产品不良率大幅降低。“工业智能系统让工作效率提升近1倍,通过借助智能制造升级,我们也迅速在业内确立了竞争优势。”企业负责人说。

 

  机器代人带来的不只是用工减少、质量效益提高,更激发了广泛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应用的有效需求,并倒逼实体经济转型。

 

  东莞市经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市场吸引力,东莞先后与大连机床集团、沈阳机床集团等国内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龙头企业进行对接,还培育出盈拓科技、拓普斯达、艾尔发等具有技术优势、产业规模的项目,为精密制造企业提供设备技术的企业正在成为支撑产业加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东莞劲胜精密就是其中一家。这家企业主要研发和生产消费电子领域的精密结构件,借势国家工信部2015年首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的落地,2015年5月,劲胜精密以24亿元收购了装备制造行业的创世纪机械,全力向着智能装备方案提供商的方向转型。总裁办主任曹豪杰说,接下来公司将转型智能装备方案提供商,帮助3C行业的同行们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出现,使得制造业服务化为中国制造升级提供了新的支撑点。以东莞为例,根据东莞经信部门对服务型制造业的调研,东莞26.4%的企业已尝试向系统集成商转变,12.9%的企业开始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有部分先进企业开始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和全产业链环节服务转变。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