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访谈 >

司法公开让法官更有信心

2013-12-03 18:24来源:法制日报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十八大一年来·亲历

  讲述人: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法院民三庭    副庭长皮轶之

  整 理:本报记者 丁国锋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等论述,受到基层法律工作者高度关注。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讲话,激发和传递出坚持公正司法的“正能量”。仅仅一年多时间里,作为一名基层法院办案一线法官,我真切感受到了发生在身边的巨大变化。

  我每年办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有100多件,审判任务异常繁重,总是希望每个案件都能办好,但有时法律事实和客观事实难免存在偏差,通过庭审认定的事实,还需要从情与理中去拿捏平衡。尽管我们对工作兢兢业业,但还是能感受到社会舆论的诸多误解。

  在这一年多来,法院更加注重推进司法公开,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我经办的一个软件合同纠纷案件,原告是南京一家上市企业,被告是深圳一家上市企业,为了避免其中任何一方对我们审判工作的猜疑,我们决定在南京紫金智梦园巡回开庭并提前公告。开庭当天,没想到有100多人到场,把法庭挤得满满的。通过庭审,不仅辨明了是非,也让双方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使案件得到妥善处理。不少参加旁听的园区企业技术人员也通过庭审上了一堂普法课。

  如今,我们法院不仅对每场庭审都严格实行“三同步”,即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对热点案件还准许摄像,邀请人大代表旁听重要、敏感案件的数量也明显增多,除法律规定涉及隐私和商业秘密的案件外,所有裁判文书都实现上网公开。虽然这些举措让我们增加了一些工作量,但也实实在在减轻了各种案外干预干扰,法官公正审判的信心大为增强。

  另外一个显著变化是,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法院管理更加科学,特别是对法官考核指标的一些变化,如不再考核调解撤诉率、一审服判息诉率等,一些审判业务之外的考核指标也弱化了,裁判周期明显缩短,司法效率大幅度提升。有个数字可直接说明问题:今年1月至10月,我们全院调解率下降11.57%,服判息诉率提高了2.36%,达到94.54%。有大约一半以上案件,在查清法律事实基础上,直接依法落判,司法权威和司法尊严明显提升,过去被各种排名考核“绑架办案”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为了让群众更多感受到裁判中的公平正义,法院还加强了裁判文书的说理工作。过去,像“某某情况符合法律规定”“某某情况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信”等措辞常在裁判文书中出现,多引起非议;而现在,必须要写明白哪些情况经过法庭调查没有事实依据,不符合哪一条款规定,释法晰理必须到位。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