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奋起的号子在群山间回荡(5)

2019-01-28 11:19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五步工作法”一环扣一环,把“八要素”一个一个落实到位,成为贵州夺取这场农村深刻产业革命最可靠的战术打法。
  战果
  产业革命一年来,取得了哪些成绩、收获了哪些经验?
  2018年夏,贵州天柱县南康村,一场乡村产销对接会上,竹藏酒、西瓜、折耳根等特色农产品,吸引了大批城里人前来采购。来自天柱县城的杨先生一口气买了6个大西瓜,共170多斤。
  这些农产品,主要是村里的康云种养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除西瓜外,合作社还有15亩甜瓜种植基地、20多亩大血藤基地、10多亩蔬菜基地和2000多平方米的黑毛猪养殖场,同时,合作社还办起了农家乐。
  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理念,南康村引入了龙头企业,创设“生态股”,94户村民以“生态”入股企业,发展起绿色产业。2018年,仅西瓜种植一项,合作社每户社员纯收入过万元。
  这是这场革命中的南康故事。
  发生在黔贵大地上的讲不尽的“南康故事”,凝结成为一组组数字:
  ——2018年,贵州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6.8%,创近六年来同期最高增速,比全国高3.2个百分点;去年前三季度,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7%,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农村产业革命累计带动204万户788.2万人,实现户均增收1.01万元,人均增收2604.6元;带动贫困户45.5万户共160.8万人,户均增收8296元,人均增收2348.4元。
  ——高效替代作物种植面积666.67万亩,粮经作物面积比调整到35∶65,亩新增纯收益3079元,新增总纯收益205.28亿元;蔬菜及食用菌、园林水果、茶叶、中药材产量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0.0%、26.5%、15.8%和19.4%。
  数字之外,农村产业革命的“秋收账”是农民群众看得见的。来自广西的丝绸企业,在古老而原生态的水岩村群山之中建起了崭新的自动化缫丝厂。浙江的农业科技公司把仿野生栽培方式引入了秀峰山下的秀峰村,村里人第一次真正见识了“科技为农业插上的翅膀”。独山县的乡村有了新产业,乡亲有了更广阔的增收渠道。
  装修公司的老板当选了平里河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种起了瓜果和蔬菜;通州镇的镇长徐明勇引来重庆企业家来镇建厂,动员了一批40岁左右、小有成就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村干部、挂职干部带头领办合作社……平塘县的“革命者”越来越多,“革命的火种”遍撒乡野。
  千峰叠起嶂,杜鹃花似海。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的旅游特产展销中心,一款价格不低的无裙竹荪格外畅销,这种对生长条件要求极为苛刻的珍稀食用菌曾经只能自然生长,而现在,可以依靠科技的力量进行仿野生种植。
  在贵州,白及、金铁锁、金钗石斛等一大批珍稀、濒危野生中草药,通过现代科技的驯化、组培、育苗等,逐步实现人工栽培。沉睡了亿万年的黔地灵药宝库,开始为产业兴旺释放“药效”了。
  世界绿茶看中国,中国绿茶向黔看。秀甲天下的贵州绿茶,700万亩茶园居全国之首,上千家规模化加工企业无省可比。但略显尴尬的是,这里一直没有叫得响的茶品牌、茶龙头。
  “我们集中力量做强‘都匀毛尖’茶产业,前端选育高香和高产品种,中端做大规模、改进制茶工艺,后端发力设计和营销,都匀毛尖的品质、品牌与价格都开始上来了。”黔南州都匀茶场研究员欧平勇感受到了茶业的“绽放”。
  守住生态、借力科技、壮大规模、塑造品牌,遵义红茶、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雷山清明茶等众多黔茶开始真正向大产业进军,充分演绎和诠释了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丰富内涵。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