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检察院 >

走进100个基层院|重庆市渝北区:两江改革的"排头兵"

2018-05-24 19:13来源:正义网浏览:手机版
  40年前,索道、轮渡,是山城特有的交通方式。40年后,空港、高铁,共同见证着渝北的速度。
  日前,在一个微雨迷蒙的早晨,记者来到重庆市渝北区检察院。墙上的一幅幅老照片,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而迎面走来的一个个年轻人,意气风发,充满朝气。
  “因为心中有一个正义梦”,“90后”王丹妮自愿放弃了银行的优渥待遇,成为该院侦监部门的一名书记员。
  “在渝北区检察院,每一个人都很拼。”今年2月,王丹妮参加该院一年一度的中英文演讲比赛,以《渝北检察新时代》为题,深情地表达了作为一名渝北检察人的骄傲与自豪。除了参加中英文演讲比赛,“金苹果大讲堂”“两江论道”和模拟法庭等丰富的岗位练兵活动,让王丹妮这样的新人迅速适应了检察工作。
  “现在想进渝北区检察院可不容易,首先得考取司法考试A证,其次还得有法学硕士学位。”“80后”杨熹2008年考入渝北区检察院。十年后,该院在编干警11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74人,占干警总数的66.7%。
  作为“杨熹检察官办公室”的负责人,杨熹带着2名检察官助理和1名书记员,专门办理环保类案件。“感觉现在办案的压力挺大的。”渝北区检察院是重庆市首批跨区划办案试点院,她的团队一年要办案300余起。
  “案子要办,受损的生态也要恢复。”为此,该院建立轻微环保刑事案件生态修复机制,并于2017年联合该区五部门出台《关于在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中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办法》,积极引导涉案人员主动参与生态修复。
  4月17日,该院举办了“保护长江母亲河,渝北检察在行动”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活动,组织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人员投放价值4.7万余元的鱼苗6万余尾,并邀请区代表委员、涉案人员代表、群众等近百人见证了这一过程。
  “我们投放的都是长江土著鱼类,这有利于维持长江的原始生态环境。”杨熹介绍。而购买鱼苗的费用,来自于涉案人员缴纳的生态修复金。
  “杨熹是我带的一个助手。得益于渝北区检察院师带徒的好传统,经过十年办案积累,她成了年轻的老资格。”渝北区检察院两江新区检察室副主任陈少丽是一名“70后”,1997年来到检察院,提起这位“徒弟”,她倍感欣慰。
  两江新区是中国第三个、内陆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重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70%的区域在渝北。为服务好重庆开发的主战场,两江新区检察室成立,2017年受理审查逮捕678人,批捕422人;审查起诉1103人,起诉826人,各项工作均在重庆市检察机关派出检察室中居于领先地位。
  “现在的年轻人,赶上了好时代。”“50后”退休返聘干警肖中伟向记者介绍,1978年8月17日,渝北区检察院的前身——四川省江北县检察院恢复重建时,全院只有4个部门、7名干警。40年后,该院内设机构有7个,另有派出检察室3个。
  “渝北区检察院勇于开拓,敢于担当,把法律监督融入服务渝北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之中,为渝北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渝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孝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