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新闻中心 >

从浴火重生到征途如虹——写在习近平主席提出强军目标5周年之际(7)

2018-03-11 19:04来源: 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建设布局、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型,在各个领域引发连锁效应。
  以军事院校重组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切为了打仗的后勤,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推进开放务实的军事外交……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各个领域,都收获着春华秋实。
  201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习主席亲自任主任。
  “推进强军事业,必须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军与民的共鸣,剑与犁的交响,古老命题奏出时代新曲。
  ——强化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政策,不断创新机制,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军转民”“民参军”热潮涌动,一系列军民通用高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培养军队亟需人才,为优秀人才进入军队打开宽广通道。在陆军战车、海军战舰、空军战鹰、火箭军阵地上,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学子越来越多。
  ——紧盯国防科技关键领域,突破战斗力生成瓶颈,打通科研成果走向战场“最后一公里”。从运-20飞机列装到歼-20飞机服役,从首艘国产航母出坞到大型驱逐舰下水,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加快推进,为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有力物质技术支撑。
  五
  2017年12月11日,新华社播发电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重树作风形象,强力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有效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突出问题——5年来,军队走过的正风肃纪反腐之路上,留下了一道道“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历史记忆,也留下了“永远在路上”的深深思索。
  一支在战火硝烟中打不垮、拖不烂的军队,能不能在和平的暖风中走得过五里画舫、十里烟堤?这道考题,同样考验着走过峥嵘岁月、走进和平年代的人民军队。曾几何时,有些人被暖风熏醉、腐化锈蚀,严重偏离我军性质、宗旨和本色,令官兵痛心,让百姓寒心。
  害群之马不惩,沉疴积弊不除,强军事业难成。“部队越反腐越坚强、越纯洁、越有战斗力,反腐才能强军。”“我军要强起来,作风必须过硬。”5年来,军队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后,第一批被查处的军级以上领导干部16人名单公布。紧接着,公布第二批、第三批……军队中绝不能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哪个岗位都不是“保险箱”,职务再高也没有“豁免权”。
  2014年10月,解放军审计署由原总后勤部划归中央军委建制,直接对中央军委负责并报告工作;
  2015年2月开始,军委巡视组对海军、空军、原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队党委班子及其成员展开巡视,之后按年度计划安排,实现巡视全覆盖;
  2016年5月,采取单独派驻和综合派驻方式,向军委机关部门和各战区派驻10个纪检组。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实行派驻监督。
  纪检、巡视、审计——“三把利剑”高悬,剑锋所指、震慑常在,正风反腐标本兼治、精准发力,监督执纪问责的“螺丝”越拧越紧,歪风邪气无处隐匿,潜规陋习难以遁形,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