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浴火重生到征途如虹——写在习近平主席提出强军目标5周年之际(3)
二 2015年11月24日,一场瑞雪初霁,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重塑组织形态,大刀阔斧全面深化改革,有效解决制约我军建设的体制结构突出问题——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动员令响鼓重槌,传檄万里。 从这一天开始,这支刚刚度过88岁生日的人民军队,向外界传递着日新月异的“新闻播报”—— 2015年的最后一天,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正式成立。 进入2016年,动作更加密集:1月11日,全新调整组建的军委机关各部门集体亮相;2月1日,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成立大会举行;9月13日,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大会举行…… 旧番号光荣走进军史馆,新公章印出鲜红履痕,原先的军队架构被全新的格局取代—— 原四总部完成使命,军委机关15个部门走上历史舞台。多部门制取代总部制,“多声部”融汇成的“一架大钢琴”,围绕同一个主旋律奏响“同一首歌”; 刊发着《休刊词》的原七大军区报纸,墨香远去。全新亮相的五大战区,各军种军服出现在同一个作战指挥室里,联结成涵盖全维作战空间的崭新指挥链条。 当时钟指向2016年岁末,12月2日至3日,中央军委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跨越时代的力量重塑攻坚战又拉开大幕。 2017年4月27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披露,陆军18个集团军番号撤销,调整组建后的13个集团军番号公布。与此同时,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中新型作战力量的组建,标志着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就在这场记者会之前,全军新调整组建的84个军级单位主官齐聚北京;之后,新调整组建的军队院校、科研机构、训练机构主要领导共聚京城;2018年1月10日,调整领导指挥体制后的武警部队正师级以上单位主要领导会集首都……他们肩负共同的光荣任务——受领党的领袖、军队统帅的时代号令。 训令训词,震山撼岳;军旗飘飘,阔步向前。这场攻坚战后,我军规模更加精干,结构更加优化,编成更加科学,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陆战型力量结构,迈出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一大步,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联合作战力量体系正在形成。 历史的辉煌写满历史星空,时代的课题必须作出时代解答——不改革,不全面改革,不彻底改革,我军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然而,顽瘴痼疾积存多年,破解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如涉急流险滩。必须以巨大的勇气和担当,冲破思维定势、利益藩篱,告别零敲碎打、修修补补,向着整体性变革、革命性重塑破障挺进。 历史把最艰巨的改革重担交给了这一代中国军人。因其波澜壮阔,惟其恢宏深刻,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这些巨大的问号,必须拉直—— “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这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进一步固化和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的薪火相传、时代新篇。当年举帜起义,一路烽火万里,留下来的一双草鞋、半截皮带、几枚银元,静静躺在部队的军史馆里。然而,记忆不灭,军魂永生。为实现强军目标,多少部队撤并降改,但血火荣光永存。全军将士守护着八角楼的灯光、三湾枫树坪的浓荫,踏上新长征,走进新时代——这就是强军兴军的政治考量。 大开大合,大破大立,蹄疾步稳,“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全新格局、“军委—战区—部队”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领导管理体系得以确立。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迈出历史性步伐、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历史性成果,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与此同时,军官法、兵役法,军费管理、军人工资,住房医疗保障、退役管理保障等等,一系列体现中国军队特色和军事职业特点、增强军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正在加紧制定,现代军事政策体系正在加快构建。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充分涌流——这就是强军兴军的时代答卷。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东航北京新机场主基地开建 06-29
- 那仁和布克牧场住村干部坚持做到 “三个结合” 09-27
- 刘延东出席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07-31
- 地方职工福利:多省节日慰问全年不超1千 上海不超400 02-09
- 青海将向59.6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两节红包” 12-09
- 加州限制亚裔生入学法案暂搁置 将听取华人意见 02-28
- 民政部门对冬季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展开救助行动 12-01
- “指尖消费”将强势拉动中国经济 03-09
- 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再掀全民集中宣传反恐维稳高潮(图) 06-04
- 八项规定两周年述评:铁面执纪形成强大震慑 12-02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