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检察院 >

五年间·检察回眸|平安建设: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2)

2018-02-09 13:17来源:正义网浏览:手机版

  据了解,最高检连续多年组织各级检察机关参加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与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徐玉玉案”等62起重大案件。督办过程中,最高检有关部门与公安部合力,依法从肯尼亚、亚美尼亚、柬埔寨等国抓获、引渡数百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有力净化了社会环境。 
  针对办案中出现的证据与法律适用问题,最高检不断加强调研,会同最高法、公安部等部门先后会签下发了《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一系列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意见,为专项打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在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同时,检察机关不断加大综合治理、源头预防的工作力度。2017年,最高检联合公安部等部门对12个重点(突出)地区工作进行督导、部署和检查,取得明显成效。其中,河北省丰宁县、辽宁省鞍山市、安徽省合肥市等6个重点整治地区,涉及本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90%以上。 
  除了电信诈骗犯罪,以互联网金融名义实施非法集资犯罪的情况日趋严重,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针对涉互联网金融犯罪,检察机关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各地检察院依法批捕、起诉了e租宝等一批利用互联网实施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案件,最大限度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 
  保护特殊群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当前,全社会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对此,检察机关一直强调,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无小案,涉及未成年人利益的事情无小事。 
  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最高检于2015年先后制定下发了《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八项措施》,与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在2015年底专门成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以进一步强化和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检察机关对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犯罪,坚决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惩治力度不断“加码”——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益犯罪2.7万人;2016年,起诉1.6万人;2017年前11个月,起诉4.24万人。 
  加强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案件发生,是对未成年人最好的司法保护。2016年,最高检联合教育部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全国巡讲活动,切实提高广大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据统计,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组织法治巡讲4.2万场,覆盖4.53万所中小学校和2239所幼儿园,覆盖师生、家长4163.48万人,受到师生及家长一致好评。 
  除了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检察机关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无不闪烁着司法光芒。2015年、2017年,最高检会同有关部门分别下发《关于在检察工作中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法律维权工作的意见》。这些意见的出台,从细节之处体现了检察机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心和态度。 
  新使命、新起点,检察机关将继往开来,勇担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职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