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检察院 >

中央环保督察完成督察全覆盖 各地整改情况如何(2)

2018-01-18 13:23来源:光明日报浏览:手机版

  首轮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各级党政领导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对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和“把脉会诊”,也是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履行环保主体责任的及时指导和有力鞭策,更是帮助地方发现和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一次难得契机。 
  “过去也经常讲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但是真遇到发展与保护出现矛盾时,自己心里还是很纠结。经过这次中央环保督察,我没有纠结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委书记、政委邹跃斌的心路历程,代表了很多党政领导干部对环保工作态度的变化。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麦正华说:“过去,生态环境管理总是被问题牵着走,今后我们要从被动‘灭火’的管理模式转向自主掌控模式。” 
  治污先治人,失职必追责。中央环保督察对不担当、不碰硬的行为形成了强大震慑力,让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脑中这根“环保弦”时刻紧绷。 
  来自环境保护部的一组数据显示:首轮中央环保督察累计立案处罚2.9万家企业,罚款约14.3亿元;立案侦查1518件,拘留1527人;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8448人,问责18199人。 
  3.“小问题”也是督察的“大事情” 
  “以前我们这条河流因上游采挖砂石料,河里面的水都是红色的,从来没有清澈过。这次环保问题整改,沙场全部关闭了,水也清了,鱼儿也多了。我们老百姓从心底里感谢党和政府。”谈到中央环保督察边督边改、立行立改的成效,青海省班玛县达卡乡兰青村牧民南里由衷地表示。 
  “在环保督察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身边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作为督察需要关注的‘大事情’,通过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刘长根强调。 
  据刘长根介绍,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共受理群众环境举报13.5万件,直接推动解决8万多个垃圾、恶臭、油烟、噪声以及黑臭水体、“散乱污”企业污染等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每批督察后期,都有群众来电来信,有的还谱曲写诗,表达对督察组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感激之情。” 
  边督边改、立行立改,还直接推动各地以督察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完善工作机制。启动督察以来,各省(区、市)针对性地出台或修订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制度标准等240多项,其中山东、海南、四川、西藏等地印发文件,将环境保护纳入干部履职尽责考核评价范畴;31个省份均出台环境保护职责分工文件、环境保护督察方案以及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26个省份已经开展或正在开展省级环境保护督察。 
  借势借力中央环保督察,各级党委政府抓环保的意识明显增强,行动果断坚决。借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群众举报问题的高效办理机制,山东省委、省政府设立了日常环保督察热线,确保在督察结束后群众仍然有高效的举报办理机制。在国家环境保护部的强化督察中,山东的问题销号率达92.9%,高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中其他地区12.9个百分点。 
  借势借力中央环保督察,各部门之间厘清责任、明确方向,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海南省各级组织、宣传、纪检等部门积极参与环保,发改、工信、农业、国土、住建、交通、林业等部门共同发力环保,既明确分工,又形成合力。 
  借势借力中央环保督察,各省区在建立环保长效机制、推动重大工程建设、解决重点难点环境问题上下功夫,发力更加精准。浙江加快推进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目前纳入年度剿劣计划的6个省控断面水质均优于Ⅴ类。新疆全力落实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推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恢复和保护。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