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检察院 >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祖国北疆的检察记忆

2017-08-08 13:42来源:正义网浏览:手机版

  70年前的5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中诞生。70年后的今天,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记者与奋战在或曾经奋战在检察一线的人们共同拾起一段段法治记忆…… 

 

  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检察记忆 

 

  年已87岁的韩继先1955年10月14日被任命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检察院副检察长(当时旗县不配备正职)。讲起那段火红的岁月,土改、工作队、人民检察署、三反五反等历史名词忽然清晰起来,老人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都在摸索中,人民检察机关也在探索中起步,1950年内蒙古检察前身绥远省人民检察署成立时,仅有10余人。而在杭锦后旗地区,韩继先老人成为杭锦后旗检察院第一人,也是当时唯一的一人。没有办公地点,就在法院的接待室临时办公,案件则交由土改工作团办理。 

 

  现年81岁的赵琴荣在1978年检察机关恢复重建时,成为第一批公诉人中的一员。当年,包头市昆区检察院仅有10人,工作服是白色制服佩戴红领章,公检法挤在一个大院内办公。检察工作难干,对于女同志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赵琴荣和4个女同事与男同志一样,面对难案不退缩、不低头,被同行誉为检察系统的五朵金花。1987年,赵琴荣在昆区看守所驻所检察站工作期间,绰号“鳄鱼头”的犯人伙同7名犯罪分子越狱。经过一个星期的高强度工作,罪犯被悉数抓获。夜以继日工作的赵琴荣却突然听不见声音了,她不得已离开了业务岗位。 

 

  仿佛一个轮回。韩继先老人因从事检察工作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离开了检察院,后来,儿子韩玉祥进入了检察院。赵琴荣老人的儿子赵文胜1995年通过包头市首批公务员考试,从教师转岗为检察战线上的一员。 

 

  像韩继先父子和赵琴荣母子两代检察人的情况在内蒙古还有很多,就是在这一代代人驰而不息的努力下,才有了内蒙古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 

 

  从家徒四壁到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 

 

  33年前,苏和脱下橄榄绿走入刚刚恢复重建的西乌珠穆沁旗检察院时一脸震惊,检察院混在居民区中,仅有的几间土坯房还常常漏雨。据苏和回忆,33年间,办公地址搬迁了12次。自己动手拆补修缮办公室,植草种花美化环境,钢板铁笔刻印蜡纸,油墨滚印法律文书。为保证每一起案件与证人、被害人、被告人“三见面”,凭仅有的一辆破“嘎斯车”,跑遍了全旗24个苏木、林场。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地方,“红城”乌兰浩特处处涌动着节日气氛。乌兰浩特市检察院肃穆的大楼也增添了许多喜庆。乌兰浩特市检察院的曹春海忙碌之余会偶尔想起自己在检察院的第一个办公地点,由于房间紧张,他们用纤维板隔成了几个小间。在简陋的办公室里,老同志耐心地告诉他:不要以为一锹就能挖个井,慢慢来,急不得。从手写笔录到探究案件线索,从刻苦学习到独立办案,从豆绿色的服装到现在的检察蓝,检察人员从30多人到现在的70多人,交通工具从个人自行车、公共摩托车到现在的办公用车,从狭小的办公环境到现在的7层办公大楼。内蒙古自治区走过70周年,曹春海也与检察事业风风雨雨走过32载。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