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科教 >

听,山区教育的协奏曲

2014-03-29 18:35来源:中国教育报浏览:手机版

特岗教师以美育人 乡村学校飘出琴声

  李慧君带领美术小组学生到户外写生。今年,李慧君已经由特岗教师转为正式教师,承担林州市石板岩乡中心小学和中心学区教学点的美术课。

  肖紫薇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系,2012年成为林州市石板岩乡桃花洞教学点的一名特岗教师。她因地制宜开设的体育课内容生动活泼,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特岗教师出身的林州市石板岩乡郭家庄中心小学音乐教师刘晓敏感触颇深。她说:“农村孩子对音乐有着天真与纯朴的理解,我教给他们的不是技法,而是素养。”

  本网讯  在河南省林州市第八中学,每逢课间操时,学生们会在操场上跳起欢快的健身操。校长李志刚介绍说:“这套操是我校特岗教师新创编的,学生特别喜欢。”

  林州市是红旗渠的故乡,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由于是深山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教师队伍曾经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2009年以来,林州市共接收特岗教师450名,他们成为山区青年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从“安乐窝”来到“穷山沟”,青年教师们也有过动摇,但是经过在孩子们中间摸爬滚打一段时间后,大家慢慢地体味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山区教育大有可为。

  为了让年轻教师能够招得来、安得下、留得住,林州市从教育部门到社会各界,竭尽全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环境,营造“家”的氛围。提供当地条件最好的教师宿舍,配备必需的生活用品,设立专门的教师食堂,接通网络等。林州市教育局局长杨培森说:“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实施,为我们山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许多以前没有条件开设的课程,现在全部开齐,特岗教师还为学生建立课余兴趣小组,让山村学生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影报道)
     江苏教师支教贵州 山里孩子学有出息

  实验课上,支教教师全神贯注地指导学生。海安县支教团队中,有7人拥有20年以上教学经验,多位教师都是高级职称,有的还是江苏省学科带头人。

  海安县教师深入到独山县学校听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长处,查找不足,为提升独山教育质量出思路、想办法。

  独山县教育部门为海安县来的支教教师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让远道而来的同行们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这是几位“单身汉”在展示烹调手艺。

  素有“贵州南大门”之称的贵州省独山县,与广西南丹县接壤。独山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6.2%,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内引外联教育人才,成为提高当地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2010年,来自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的潘志立,成为独山县的新任县委书记,在他的撮合下,签署了“山·海”联袂6年发展教育的协议。2011年8月下旬,一个由江苏省海安县优秀教师组成的12人教育支边团队,进驻独山县,开始教育支边的教学生涯。

  海安县教师不仅深入到学校教学一线带班上课、参与学校管理,他们还对独山县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开展各种讲座培训,独山县每年选派校长、骨干教师代表前往海安县顶岗培训、学习交流。海安县作为全国教育先进县,拥有自己研发的学生学习资源、教师备课资源和家庭教育资源等网络教育平台,独山县逐步引入这些网络教育资源,让本地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从中受益。2012年4月,独山县400名布衣族、水族、苗族和壮族等少数民族初中应届毕业生,自愿来到海安县接受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海安县将为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证书,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如今,海安县陆续有三批支教教师来到独山县任教。独山县高级中学副校长骆明说:“海安老师上课不是满堂灌,而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他们整天陪伴在学生身边,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该校高三(1)班学生文琪月告诉记者:“海安老师来之前,我有转学的想法,现在我更坚定了考上大学的决心。”(本报记者 张学军 通讯员 马涛 郑建文 摄影报道)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