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新闻中心 >

2020检察工作回眸|民事监督:盯准虚假诉讼"七寸"

2021-02-19 13:44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浏览:手机版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民法典回应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规定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等民事活动基本原则。这些原则维护着社会法治秩序。然而近年来,虚假诉讼这一侵入法治肌体的“毒瘤”,一度成为实现公平正义的“绊脚石”,社会公众反映强烈。 
  打蛇要打七寸。过去一年,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以打击虚假诉讼作为做强民事检察的突破口,聚焦民间借贷、“套路贷”等虚假诉讼重点领域,“提档升级”监督手段,办理了一批典型案件,有力维护了司法权威,回应了百姓关切。 
  靶向发力,虚假诉讼监督成为做强民事检察硬核增长点 
  虚假诉讼俗称“打假官司”,指当事人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长期以来,检察机关把打击虚假诉讼作为工作重点。 
  检察机关既是司法机关,也是法律监督机关,是防范、惩治虚假诉讼的重要力量。在四川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先琼看来,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处于民事诉讼最末端,相对于民事审判而言,具有发现、监督虚假诉讼的天然优势。 
  “民事检察部门肩负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揭穿虚假诉讼的恶意,揭穿其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权益的真实面目,制裁、打击这种违法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新如是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虚假诉讼在民商事审判多领域频发,主要集中在民间借贷纠纷、房地产权属纠纷、离婚涉财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等方面。去年以来,随着虚假诉讼案件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查办的案件类型也随之增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套路贷”虚假诉讼就是其中一种。 
  2020年8月31日,四川省绵阳市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从韩某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刑事案件中梳理虚假诉讼线索,最终查明韩某等人假借民间借贷外衣,伪造证据、隐瞒事实,提起虚假诉讼69件,涉案金额近亿元。检察机关依法发出再审检察建议69份,执行监督检察建议62份,法院全部予以采纳。 
  2020年,四川省检察机关通过筛查涉黑恶刑事犯罪案件,反向查找并依法监督与“套路贷”、非法高利放贷、暴力催收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相关的虚假诉讼案件197件,同比增长8.3倍。其中,法院采纳监督意见142件,同比增长5.8倍。 
  2020年1月至11月,受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296件,同比上升98.66%;提出抗诉10件,同比增长4倍;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35件,同比上升97.48%;提出检察建议93件,同比上升190.63%;法院采纳监督意见288件,同比上升294.52%……从四川省检察机关打击虚假诉讼犯罪的成绩单不难看出,虚假诉讼监督工作既是加强民事裁判结果监督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做强民事检察新的硬核增长点。 
  “对于利用司法‘公器’打假官司谋取私利的行为,应当给予应有的惩罚,不能让恶意打假官司者非法获利还‘全身而退’。”安徽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卫东特别介绍,2020年安徽省检察机关注重从“对案监督”向“对人监督”延伸,深入开展虚假诉讼领域深层次违法行为监督,重点监督司法工作人员、有关中介组织等参与的虚假诉讼行为,深挖虚假诉讼背后违纪违法问题,向公安机关、纪委监委移送违纪违法线索56件。 
  内协外联,凝智聚力打“歼灭战” 
  监督不是高人一等,而是要技高一筹。 
  发布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制发检察建议、指导地方检察机关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开展条线业务培训……据了解,最高检第六检察厅早在2018年底就专设第一办案组,主攻虚假诉讼监督办理,成为检察机关打击虚假诉讼的“领头羊”。去年以来,四川、安徽、湖北、辽宁等地检察机关也纷纷成立虚假诉讼监督办案组,推动办案质效最大化。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