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纸面”到“地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局之年看进展(2)
企业有活力,发展才有源头活水。在三年行动中,不少企业聚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制度性、基础性改革发力,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 目前,中央企业有621户子企业选聘职业经理人近5000人,119户控股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通过开展总部机关化专项整治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央企集团总部部门数量平均压缩超过17%,人员编制平均减少20%。 深化混改是激发国企活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央企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已提高到70%以上,上市公司已成为混改的主要载体。 提升国资监管系统性、有效性 伴随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国资监管改革的牵引作用更加凸显。 近年来,各级国资委围绕“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做文章,加大了自我革命与授权放权力度,使得政府与市场、监管与企业的边界更加清晰。 不容忽视的是,一方面国资监管仍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国企改革推进还不平衡;另一方面,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我国企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与挑战。 专家对此表示,三年行动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出了要求,未来应注重通过实现监管理念、重点、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国资监管的系统性、有效性。 “明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主要任务能否落地、是否见效,直接决定着后年能否全面实现预期目标。”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说。 他表示,下一步要强化企业改革主体责任,聚焦重点任务、注重激发活力、突出基层创新,将三年行动落实情况纳入业绩考核,确保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交通运输部:吸取响水爆炸等危化品事故教训 查缺补漏 05-07
- 刘延东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全会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 12-22
- “最严”燃油车产业政策将出 07-06
- 北京自行成交二手房可网上申请购房资格审核 06-03
- 恒大斥贾跃亭欲毁约 FF:对方没能履约 10-09
- 自来水污染事件信息公开应更充分 04-25
- “直白”交通警示牌引热议 当地安监回应:有成效 05-10
- "地下执法队"暴力索债 高速路上演现实版"速度与激情" 04-26
- 值得一看!青海省公布四大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04-28
- 餐饮业有奖发票将重现京城 二次开奖总奖金升至290万 03-29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