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纸面”到“地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局之年看进展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题:从“纸面”到“地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局之年看进展 开栏的话: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国资国企改革迈入新的发展阶段。12月27日开始,新华社开设“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栏,以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故事、深入的分析充分展示各地各部门以及广大国有企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点举措、典型案例和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新华社记者王希 2020年,国资国企改革迎来标志性节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年)正式实施,明确了今后三年改革任务书、施工图。 从制定方案压实责任,到改革任务逐项落地,从重点专项有序推进,到开展专项督导考核……行动开局之年,一系列举措有的放矢铺展开来,一系列改革任务率先破题,为疫情压力下国资国企平稳健康运行注入动力,更为今后两年持续深化改革,一步步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打下坚实基础。 改革跑出“加速度” 开局就要奔跑。行动启动以来,各中央企业和各地国资委紧锣密鼓制定工作台账、完善实施方案,有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其中,各央企涉及改革任务4329项、改革举措10729项。 不少企业以任务细化促改革落地—— 东风公司、中化集团、中国航油等企业,将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具体化为优化经营布局、构建新市场版图、打造新商业模式等。 航天科技集团在提出73条改革举措基础上,明确了165项标志性成果,使实施方案更实更易落地。 国投集团、中国化学工程等企业将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单独作为一项重要改革任务,国投集团近期已出台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和党建三项差异化管控制度。 业内专家强调,国企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三年行动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新形势下对改革任务、目标与路径的再聚焦。 “三年行动开局良好,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12月23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宣布实现了年产钢超1亿吨的历史性突破。这一年产量相当于1996年全国钢产量,引领行业集中度提高、产业竞争力集聚。 从全国1亿吨,到一家企业1亿吨,这一变化背后不仅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 近年来,中国宝武积极依靠市场化方式推进联合重组、整合融合,吸纳了马钢、太钢等企业,入主重庆钢铁,托管中钢集团,形成了中国“钢铁航母编队”。 中国宝武的实践探索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国资布局的调整优化始终是国企改革的“重头戏”,成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 推进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有效处置“僵尸”特困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完善科研创新支持政策,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 国资国企不断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一方面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主业实业、发展实体经济,促进国有资本有序进退;另一方面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厚植发展优势。 增强活力、提高效率 如何激发企业活力?中央企业国投集团一直在探索。 在前期试点基础上,2020年国投集团在所属企业国投高新、国投电子工程院、国投聚力、国投罗钾、中投保等更大范围内推行职业经理人改革,全年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20多名。 “原来的经营班子‘全体起立’,从700多名应聘者中选出5位职业经理人,全部是新人,这在国投二级子公司经营班子调整中还是头一遭,是动真格了!”国投高新的一位员工感慨地说。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交通运输部:吸取响水爆炸等危化品事故教训 查缺补漏 05-07
- 刘延东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全会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 12-22
- “最严”燃油车产业政策将出 07-06
- 北京自行成交二手房可网上申请购房资格审核 06-03
- 恒大斥贾跃亭欲毁约 FF:对方没能履约 10-09
- 自来水污染事件信息公开应更充分 04-25
- “直白”交通警示牌引热议 当地安监回应:有成效 05-10
- "地下执法队"暴力索债 高速路上演现实版"速度与激情" 04-26
- 值得一看!青海省公布四大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04-28
- 餐饮业有奖发票将重现京城 二次开奖总奖金升至290万 03-29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