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

2020-11-26 13:30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浏览:手机版

       (一)已为发生法律效力的人民法院裁判所确认的;
       (二)已为仲裁机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
       (三)能够从官方或者公开渠道获得的公开出版物、专利文献等;
       (四)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真实性的。
       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证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仅以该证据未办理认证手续为由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提出异议的当事人对证据的真实性明确认可的;
       (二)对方当事人提供证人证言对证据的真实性予以确认,且证人明确表示如作伪证愿意接受处罚的。
       前款第二项所称证人作伪证,构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处理。
       第十条在一审程序中已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办理授权委托书公证、认证或者其他证明手续的,在后续诉讼程序中,人民法院可以不再要求办理该授权委托书的上述证明手续。
       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证据保全申请,应当结合下列因素进行审查:
       (一)申请人是否已就其主张提供初步证据;
       (二)证据是否可以由申请人自行收集;
       (三)证据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可能性及其对证明待证事实的影响;
       (四)可能采取的保全措施对证据持有人的影响。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应当以有效固定证据为限,尽量减少对保全标的物价值的损害和对证据持有人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证据保全涉及技术方案的,可以采取制作现场勘验笔录、绘图、拍照、录音、录像、复制设计和生产图纸等保全措施。
       第十三条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或者妨害证据保全,致使无法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确定由其承担不利后果。构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对于人民法院已经采取保全措施的证据,当事人擅自拆装证据实物、篡改证据材料或者实施其他破坏证据的行为,致使证据不能使用的,人民法院可以确定由其承担不利后果。构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处理。
       第十五条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到场,必要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到场,也可以指派技术调查官参与证据保全。
       证据为案外人持有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持有的证据采取保全措施。
       第十六条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应当制作笔录、保全证据清单,记录保全时间、地点、实施人、在场人、保全经过、保全标的物状态,由实施人、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有关人员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不影响保全的效力,人民法院可以在笔录上记明并拍照、录像。
       第十七条被申请人对证据保全的范围、措施、必要性等提出异议并提供相关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异议理由成立的,可以变更、终止、解除证据保全。
       第十八条申请人放弃使用被保全证据,但被保全证据涉及案件基本事实查明或者其他当事人主张使用的,人民法院可以对该证据进行审查认定。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