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惩戒了"熊孩子",不着调的家长怎么管(2)
检察机关分析认为,小西家庭最基本的“爱”的纽带依然存在,但因监护失职造成的感情裂痕,以及小西陷入违法犯罪的程度较深、父亲出狱后的戾气较重等方面原因,造成该家庭改变难度较大。通过会同委托开展强制亲职教育的公益组织对小西家庭进行评估与面谈后,最终以青少年群体了解、家庭问题及需求梳理、学习沟通技巧等6个层面开展强制亲职教育,并根据其具体需求开展个案心理咨询服务。 刚开始,小西的家长就先后以工作太忙为由,推脱不愿参加强制亲职教育。 “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四川省检察院专门负责办理未成年人犯罪和受侵害案件的第九检察部副主任吴欢水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当家庭支持环境作为检察机关不批捕、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处理的参考时,父母对相关工作的配合度极高。但一旦附条件不起诉等决定作出后,家长对后续家庭教育部分的内容往往采取消极态度。 为此,四川省检察机关针对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监护人,积极探索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个人征信管理的方式形成约束力。对于无故不配合的监护人将书面送达告诫书。拒绝或不配合超过两次,且认定属于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将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在这些强制力推进下,几乎所有家长都能按照规定完成家庭教育课程,如果综合效果不达标,还将面临延时和课程追加。”吴欢水介绍,截至目前,四川全省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家庭教育指导覆盖率已达90%以上。 “亲职教育”亟须普及 低龄贩毒、盗窃、抢劫、被性侵……近年来,未成年人因监护缺位、家庭教育缺失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或遭受侵害的现象不时出现。吴欢水告诉记者,近年来,检察院打造了“亮晶晶”“纳爱”“格桑梅朵”等120余个由未检员额制检察官构成的专业团队,同时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最近还与团省委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专业的青少年司法社工队伍。 但是,吴欢水他们依旧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仅仅依靠检察机关推进亲职教育,人力物力精力都是不足以支撑的。”一些四川省各市州的基层未检检察官认为,司法干预下的亲职教育属于一种补救手段,应该进一步将端口前移,让家庭教育指导成为一种普及性的教育课程。“当然,这些要全社会共同推进才能实现。”吴欢水说。 “此外,亲职教育还需要有立法作为支撑。”魏婷告诉记者,由于没有法律作为支撑,“强制”推行很难界定其合理合法性。四川省检察机关未检系统已将最开始推进的“强制亲职教育”更名为“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她希望国家能够将家庭教育纳入立法层面,让司法干预家庭教育有法可依,同时通过法律上的强制力和威慑力,让那些监护失职、监护不当的未成年人父母正视家庭问题、重视亲职教育。(记者 李娜)(责任编辑:刘晓方)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陈士达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贤内助”成贪腐助推器 08-21
- 中盐集团原董事长茆庆国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10-19
- 中国道路的世界启示 10-20
- 安徽工业园固废倒长江事件续:管委会主任被免职 04-10
- 5家五星级饭店被取消资格 11家被限期整改12个月 08-20
- 完善公诉案件审查报告彰显庭审预案功能 06-16
- 内蒙古检方全力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07-14
- 外交部:拿所谓人权问题服务于一己政治目的不道德 12-12
- 记者手记:做好大督查最后阶段的收官工作 08-30
- 17架无人机飞行表演时坠毁 竞争对手公司干的! 05-11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