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放宽入职条件、拓宽职业空间 养老护理困境有望破局(2)

2019-11-26 13:40来源: 法制日报浏览:手机版

  然而,近年来陆续曝出一些护理人员虐待老年人的新闻。
  据媒体报道,南昌吴某年事已高,且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其子女于2014年10月、11月相继聘请两位护工来家中照顾吴某,每月分别支付给二人3000元、2600元。其间,因吴某不配合护理,两护工多次采用殴打、侮辱等方式虐待吴某。后吴某家属对虐待行为有所察觉,便在家中安装摄像头收集证据报警。最终法院判决两护工犯虐待被看护人员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被告人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吴某鉴定费损失共计人民币3510.6元。
  除了居家养老服务外,养老机构也出现过类似问题。
  2016年,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虐待被看护人罪案件,据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姜某自2016年2月起在青岛市市北区百善老年公寓担任护工,同年6月,在看护韩某期间,多次对韩某实施虐待、殴打行为,致其肋部和面部受伤。最终被告人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法制日报》记者通过搜索近年来有关护工虐待老人的新闻发现,此类事件多发生在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身上,且多数老人年岁较高,子女大都会在固定时间看望老人,所以对于虐待行为在取证方面有一定困难。
  出台新规积极务实
  养老护理大有可为
  据悉,《标准》一方面通过“一升一降一转型”,扩大养老护理员队伍。“一升”指的是《标准》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等级由四个增至五个,新增“一级/高级技师”等级,畅通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通道;“一降”指的是降低了对五级/初级工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的要求;同时将“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毕业”调整为“无学历要求”;“一转型”指的是根据其他职业与养老护理员的关联性,规定护士、家政服务员在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时,其从业年限可视为养老护理工作的从业年限,为相关职业从业人员转型发展为养老护理员提供路径。
  另一方面,通过新增和丰富工作内容,提升养老护理员素质。在养老护理员各职业等级中,新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技能要求,提升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能力,适应居家和社区照护的巨大需求;在“基础知识”中新增“消防安全”内容,提高养老护理员火灾防控能力,提升养老服务安全管理水平;为回应和满足社会对失智老年人照护需求,新增失智老年人照护要点与沟通技巧。同时,在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等级,新增“能力评估”和“质量管理”工作内容,提高高等级养老护理员的管理能力。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称,人社部将以2019年版《标准》颁布实施为契机,通过加强养老护理员培养培训、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职业技能竞赛、深化养老服务机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等方式,加快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副教授张丽云认为,国内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大的问题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养老护理行业发展上升空间有限,一些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其次,养老行业主要从业者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岁的人,过去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学历的要求又相对较高。此次新颁布的《标准》在这两个问题上都提出了解决办法。
  “针对低学历者的考试方式由笔试改为口试,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张丽云说。
  “新颁布的《标准》用两个字形容就是‘务实’。”张丽云说,“一方面,从制度层面消除了更多市场上的阻碍,能让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另一方面,对养老护理员的技能方面作出严格要求,比如消防及一些基础护理工作,相比以前更加全面,有利于培养专业的养老护理人才。”
  张丽云认为,新《标准》出台后,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养老护理行业前景向好,对这一行业跃跃欲试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要着眼于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