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款“小游戏”牵出3.4亿元大案?是真的!(2)
会运营的朱某和懂技术的曾某在同一领域中产生了交集并擦出“火花”。他们优势互补、谋求合作,尝试进行新的平台建设和技术开发,并形成相对默契的合作关系。在利益面前,他们逐渐迷失方向,试图违反法律规定寻找“捷径”并想方设法打“擦边球”。 作为这起网络赌博犯罪的“始作俑者”,面对司法机关的讯问,曾某、朱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矢口否认。他们将实际进行的开设网络赌场行为与普通的网络直播和网络游戏相混同,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法的说辞。同时,为了掩盖犯罪事实逃避法律追究,他们在游戏设计、赌资流转等方面做足了“功课”。赌博链接隐藏在正常的网络直播之中、赌资通过现实货币与虚拟游戏币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房间”代理、直播主播等媒介之间多次转化,中断的赌资流转链条,模糊了赌资的本来面目。 他们公司积极进行直播平台推广,很多网民被直播表象所吸引,进而进入到直播“房间”中的赌博链接,通过充值从“游客”变为“赌客”。同样家住张家港的陆某,和报案人刘某一样,进入直播平台,参与到“猜车标”游戏当中,接连押错“车标”,一夜之间,他就损失了2万余元。然而,他没有选择和刘某一样向公安机关报案。他了解到当直播平台“房间”代理可以拿到15%的提成,觉得有利可图,便开了“房间”,招募主播,引诱他人参与赌博。报案人刘某就是经主播引诱在陆某代理“房间”参与赌博的,而陆某也成为公安机关最早抓捕的犯罪嫌疑人,该案中像陆某一样的人还有很多。 该网络组织的绝大多数涉罪人员被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的幌子吸引,成为赌客,后逐渐了解该网站赌博规则,为获取赌博活动中15%的提成,他们选择成为开设网络赌场犯罪中的一分子。这些人大多沉迷于赌博,是开设赌场犯罪的被害人,但随后又成了网络赌博组织的帮凶,整个网络赌博组织通过这样“发展下线”的方式,呈现出一种蔓延状态,短短1年间,涉案人员涉及来自21个省份的118人、赌资达3.4亿元。 开庭审理,众被告人各得其罚 该案庭审现场
在公安机关侦查该案之初,苏州以及张家港两级检察院多次派出经验丰富的检察官通过现场阅卷、与公安民警探讨等方式,针对犯罪嫌疑人讯问、电脑资料等证据补充侦查方向提出了建议,明确将证明赌资流转以及上下游之间的抽头渔利关系作为侦查的关键。通过公安机关大量工作,在该网络赌博运营商财务负责人处查获的与各“房间”代理之间抽成的电子账目明细成了最终的定案关键证据。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湖北宜城检察院监督水利部门移送6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11-21
- 最高检:与8部委共建未成年人被侵害强制报告制度 05-25
- 忏悔书连写10个"对不起" 安徽开审一起处级干部贪贿案 12-09
- 大年初一放火杀人致7死1伤案嫌犯被批捕 02-08
- 答记者问:汇聚实现强国兴军的强大正能量 10-13
- 国家食药总局:食品抽检将努力覆盖不同区域 01-23
- 北京检察机关依法对赵建忠提起公诉 07-12
- 最高检与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座谈会摘要 01-31
- 社保中心职员分46次蚂蚁搬家"搬走"社保资金270万 04-24
- 各地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再上新台阶 03-31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