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新闻中心 >

发改委要求加大力度 景区门票降价国庆前见效(3)

2018-09-13 14:48来源:新京报浏览:手机版

  韩玉灵认为,“门票经济”在一定历史时期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国家和地方暂时还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满足游客增长需求,“利用门票收入建设景区有一定的时代特殊性,不能简单说是为了挣钱。”
  “现在国家要求国有景区摆脱‘门票经济’,也是由于时代发展,这一阶段已经结束了。”韩玉灵说,如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有景区作为国有资源,应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要降价惠民。
  走出“门票经济”的景区,下一个方向将是产业经济。发改委《指导意见》明确,此次降价的意义之一在于,推动旅游业加快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有些景区已经在产业经济上有成功的探索。例如西湖景区从2002年起免费开放,10年后,杭州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达到2002年的4倍。西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西湖免费开放吸引来更多游客,以门票收入的损失换来杭州整体旅游收入的提高。
  另一个转型成功的景区是故宫。在全国5A级景区中,故宫十余年来旺季60元、淡季40元的门票价格相当“亲民”。2017年故宫迎来1600万参观人次,2011年参观人次为1400万人时,门票收入为6.5亿元。而故宫文创产业异军突起,年销售收入数年达10亿元以上,超过了门票收入。
  据公开资料统计,全国各景区除了门票收入,其余主要收入包括索道及缆车、酒店、餐饮、旅行社等传统业务,大多尚未成主要盈利来源。如近期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报显示,酒店业务虽然以2.57亿元成为收入最高的板块,但32.54%的毛利率远低于园林开发业务和索道业务的近85%毛利率。
  一名5A级风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前景区行业经营模式相对传统,门票仍然占据了很大比例,“此次降价,预计会倒逼景区开拓更多游客喜爱的新型业务”。(记者倪伟)(责任编辑:刘晓方)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