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艺术 >

法官华新辉红色收藏铭记历史(2)

2018-06-22 14:37来源: 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不惜重金购买珍贵藏品
  2013年9月,华新辉被遴选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培训中心任副主任。2015年,他参加了新疆高院的驻村工作队,来到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吐外特乡库木博依村驻村一年。
  除了完成工作队的工作,华新辉在村里也不忘“淘宝”,解放初期的木制农具和民间手工打制的生活用品,都从侧面见证了新疆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
  华新辉将自己多年来的积蓄几乎全部用在了红色藏品的收集上,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购买一些珍贵藏品。
  几年前,华新辉偶然在藏友家里看到一尊高达3米、重达几百公斤的乳白色毛主席塑像,领袖形象惟妙惟肖,神采飞扬,气势非凡。他当即提出重金求购,但藏友开口要价20万元。
  费尽口舌,华新辉最终说服藏友将价格降到了16万元。可16万元对于工薪阶层的华新辉来说,仍然是一笔巨额支出。为了筹款,他一咬牙卖掉了单位分配给自己的一套福利房,终于迎回了这尊塑像。
  如今,这座毛主席塑像成为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917年的《新青年》原装合订本,华新辉没有犹豫,出了1.3万元的高价买回。在这本由陈独秀主编的杂志上,青年毛泽东首次公开发表文章,名为《体育之研究》,当时用了“二十八画生”的笔名。
  一本1938年出版的《论持久战》单行本以及一本193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早期的中译本,他花费了5万元购得。
  这些年,仅收藏文献资料一项,华新辉就花费近五十万元。一段时间,因为每月的工资不够用,为了把心仪的藏品全部收集回来,他甚至不得不向亲友、同学借钱,甚至不断地透支信用卡,用来支付购买部分藏品的费用。在法院工作期间,先后享受的一套福利房和一套集资房,被华新辉转卖后,资金都投入到了博物馆各项工作所需。粗略统计,在红色收藏及博物馆筹备过程中,华新辉投入的资金超过了百万元。
  革命先辈后人鼎力支持
  在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展厅里,记者看到,这里既有见证党的历史、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物件,也有见证新疆和平解放、兵团屯垦戍边、民族团结的珍贵文物和图片。
  展厅里的墙壁上,悬挂着上千幅领袖人物和革命英烈的珍贵图片,还有体现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红色宣传画,不同革命时期的红色文献。有1942年延安解放区大光织布厂使用的纺车,抗日时期铁路工人使用的信号灯,人民军队在南泥湾开荒用过的犁,毛主席与延安农民代表谈心的小炕桌,淮海战役老百姓支前用过的独轮车等。
  华新辉收集的红色藏品,大部分是从革命老区收集来的,一部分是从新疆本地一些旧货市场淘来的,也有和藏友互换或从藏友处购得的。个别珍贵的藏品,则是华新辉拜访革命先辈后人,用诚心求来的。
  为了能够收藏到更多的红色记忆藏品,华新辉先后拜访了毛主席的女儿李讷、毛主席的机要秘书高智、生活管理员吴连登、摄影师钱嗣杰等,他们都为华新辉这个来自新疆的法官、红色收藏者题字赠书。陈潭秋的儿子陈楚三、林基路的儿子林海洪、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李大钊的孙女李小玲等,都为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题字或赠送了珍藏的红色藏品。
  2012年4月,华新辉去北京出差时,专门拜访了我国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84岁高龄的许鹿希告诉华新辉,邓稼先对新疆有难以割舍的情结。当年邓稼先远赴新疆,隐姓埋名,进行了“两弹一星”的科学研究。
  许鹿希老人被华新辉的红色记忆收藏精神所打动,向他赠送了邓稼先研发原子弹时的一张手稿、一个公文包、一条小棉被。许鹿希动情地告诉华新辉:“因为新疆天气寒冷,邓稼先从北京赶赴新疆前,我亲手为他缝制了这条小棉被。晚上加班时,邓稼先就将小棉被裹在腿上御寒。”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