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岁老人深夜拾荒助学 凡人善举凝聚大爱
新华社杭州10月21日电 题:85岁老人深夜拾荒助学 凡人善举凝聚大爱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朱涵 许舜达
深夜,城市逐渐进入梦乡。昏黄灯光中,85岁的杭州老人王坤森戴上手套,推着三轮车出门拾荒,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多年来,王坤森将拾荒所得捐助给贫困学生,事迹感染了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他的身后也有了一支越来越庞大的助学队伍。老人的善心正在不断凝聚并放大着爱的力量。
昼伏夜出拾荒助学 孩子们叫他“蝙蝠侠”
晚上11点到凌晨4点,王坤森推着三轮车慢慢走遍家附近百米范围内的商家店铺,不少邻居和商户已经将包装盒、易拉罐整整齐齐地放在门口,这是街坊邻居们和王坤森之间的默契。
王坤森说,白天拾废品的人多,有人比他更需要,所以他只在夜深人静时出门。昼伏夜出,邻居家的孩子们都喊老人“蝙蝠侠”。
“易拉罐、包装盒最值钱。”王坤森收回废品后仔细分类,存放在小区院子的角落,一个月的辛劳能够换回几百元钱。
从2012年到2016年,他用拾荒所得资助了浙江常山女孩徐玲玲(化名)18000多元,帮助她顺利完成学业。今年,他又联系了一名刚刚考上浙江一所大学的贫困学生,资助了5000元,“我给孩子保证,要负担他学习期间的生活费用。”
拾废品,不仅脏、臭,有时候走了一晚上拾到的东西也换不了几个钱。这几年,王坤森身体大不如从前,曾经笔挺的脊背驼了,还经常腰酸背痛,但他没喊过累。王坤森说,他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学习的机会,现在生活富裕了,浪费却严重了,他一方面感到痛心,另一方面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做点贡献,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得起学。
倔脾气的“怪老头”
最开始,旁人眼中的王坤森是个怪老头。王坤森退伍转业到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工作,退休工资一个月有6000多元。“一位退休老人,子女都很有出息,一家人不愁吃穿,却尽捡些废品破烂,开始大家都想不明白为了什么。”街坊戴先生说。
连王坤森的老伴、家人都不理解,儿女们想着各种法子阻拦老人晚上出门拾废品,甚至为此和老人有了矛盾。老人不多解释,只是倔强地每晚坚持出门,任谁都拦不住他。
“资助学生的事,我一开始谁都没说。我年纪大了,做不了其他工作,但我不偷不抢,不做坏事,捡垃圾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帮助别人,就要拿出自己的行动和诚意来。”老人年纪大了,却没有“安享晚年”的想法。他说,多年受党和部队教育,他的心里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王坤森的老伴王秀云最先发现了老人的“秘密”,之后是王坤森的儿女和街坊邻居,大家慢慢知道了,原来这个不起眼的老人身后有这样感人的故事。 |
- 携手踏上亚太繁荣发展新征程——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 11-13
- 人民日报评论员:"反契约陷阱"给世界经济带来失序风险 07-14
- KTV擅用音乐电视作品作者可主张表演权 07-29
- 10天生产9.1吨!“猴头菇菌种基地”咋成制毒窝点? 04-24
- 山东:公开悬赏100万缉捕50名重大逃犯 08-17
- “温比亚”强势北上 豫皖苏鲁多地暴雨破历史极值 08-20
- 史上最失败舆情公关案例:涉失实披露 京东或将遭集体诉讼 09-07
- 简政放权,看看这11部法律作了哪些修改 11-05
- 陕西彬州市委市府被指欠八百万 省纪委监委核查 05-29
- 内蒙古一退休厅局级领导干部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