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故宫明清肖像画令德国观众耳目一新
新华社柏林10月12日电 通讯:故宫明清肖像画令德国观众耳目一新 新华社记者田颖 11日晚,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为主要参展方的《传神雅聚——中国明清肖像画展》在德国柏林开幕。上百名当地民众前来参观,不少人有备而来,拿着画展介绍册逐个对照展品,仔细观赏。 此次画展适逢中德建交45周年,由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亚洲艺术博物馆主办,是在欧洲举办的首次大规模中国肖像画展。展品主要涉及祖先像和文人像两类中国绘画题材,以及与画作相关的精美服饰。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等机构也提供画作参与了展出。展览将持续至明年1月7日。 画展还将一些欧洲同时期肖像画放置在中国肖像画旁边,形成对比的呈现方式。策展人、柏林国家博物馆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鲁克思告诉记者,如此安排是为了让观众在接受视觉冲击的同时还能“动动脑子”,思考中西方肖像画的异同。 他说:“故宫借给我们这么多画,再加上来自加拿大的展品,此次画展非常难得。”故宫博物院的展品大致分为帝后朝服像与行乐图、臣僚宦迹图与雅集图、文人高士肖像画三个类别,基本涵盖了明清主要流派、代表画家的作品。 会说中文的鲁克思一边给观众做导览,一边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的画作是清代书画家金农的自画像。 “金农是扬州八怪之首,这幅自画像非常简单却很有表现力,”他介绍,“金农把这幅画寄给了在杭州的朋友丁先生,从这幅画上可以看到丁先生的印章,说明他收到了画作,这很有意思。” 从事科研工作的亚历山大和女朋友一同观展,他发现东西方肖像画在景深的处理上、统治阶级彰显权力的表现方式上是不一样的。他告诉记者,能直观地看到差别的确很有趣。 画展还有专门区域摆放明清时期的居家陈设,介绍祖先像在祭祖中的功能。同时,画展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祖先像和正式肖像画的绘制技法等,吸引大量观众驻足。 前来观展的建筑师恩斯特告诉记者:“我们家也留有祖辈的画像。在画展上,我们了解到祖先像对中国家庭如此重要。我很喜欢中国肖像画所表现的风景、服饰,以及富裕人家彰显财富的象征和符号。” 此次画展在入口处精心安排一处自拍区域,红色背景板上印有9个真人大小的肖像,包括《孝全成皇后便服画像》等重点展品的人物肖像。观众可站在这些人物像的间隙处“合影留念”。不少观众参观完回到入口处留影。(责任编辑:韩佳欣)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刘延东出席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07-31
- 八项规定两周年述评:铁面执纪形成强大震慑 12-02
- “指尖消费”将强势拉动中国经济 03-09
- 青海将向59.6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两节红包” 12-09
- 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再掀全民集中宣传反恐维稳高潮(图) 06-04
- 民政部门对冬季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展开救助行动 12-01
- 地方职工福利:多省节日慰问全年不超1千 上海不超400 02-09
- 那仁和布克牧场住村干部坚持做到 “三个结合” 09-27
- 东航北京新机场主基地开建 06-29
- 加州限制亚裔生入学法案暂搁置 将听取华人意见 02-28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