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新闻中心 >

一门网络课程何以价值3000多万元?(2)

2017-09-17 12:37来源: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付费内容就是为读者做减法。”蜻蜓FM总裁钟文明说,因为屏蔽掉了大量垃圾信息,付费反倒成为一种为用户节省时间的方式,越来越为用户所接受。因此,他们的产品设计目标就是帮助用户最大化地利用个人时间来获取信息。

  付费不付费?未来不再是问题

  用户愿意付费的内容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强IP效果的经验、知识,另一类是因版权限制不得不付费的内容。

  例如高晓松和罗永浩所开设的付费音频专栏,以及一些网络“大V”开设的网络专栏,其本身就有一大批“粉丝”拥趸,不乏“粉丝”为其买单。

  但内容提供者很清楚,用户只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在订阅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背后,专栏作者及其团队花费了大把的时间来制作内容。

  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最近再受关注,因为他终止了自己的付费语音专栏。他在给订阅者的公开信中说,在完成专栏工作的三个月内,他都在“难以置信的超负荷工作”中度过,每天要花费4到6个小时在专栏创作上。

  钟文明说,精品节目不是简单找个主播把文学作品读出来,而是要做创新与升华。如《细说红楼梦》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将美学与艺术相结合对作品进行深刻解读的二次创作,上线蜻蜓FM至今已有2.2亿次播放量。

  不过,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护的力度。尤其是连续多年的“网剑行动”有效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如今,互联网上再难找到免费下载的音乐和正在院线上映的电影。

  “今天谁还愿意花一个小时去网上下载一个电影,如果看这个电影只要付10元钱,他会立马付。”钟文明说,因为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很多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