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新闻中心 >

震网病毒,震撼一个国家的神秘病毒(2)

2017-09-16 22:15来源:看看新闻浏览:手机版

    卡巴斯基认为,像这样复杂的网络袭击,绝非个人能够实现,研发期间需要大量的工程师进行团队合作。
    这也是众多电脑专家的观点:震网病毒的攻击,背后必须要有一个国家的庞大财力和先进技术作为支撑,还需要有充分的动机。
    有专家认为,震网病毒的侵入,至少将伊朗的核计划推后了两年。
    同时也有人在提出疑问,震网病毒是如何到达伊朗核工厂?
    目前不乏大量专业人士对于设备的研究、对于派遣特工带入病毒的讨论。但不论怎样,震网病毒的出现已经超乎许多专家的预料。属于互联网的病毒攻击已经真真切切地影响到了现实生活,当“互联攻击”被带入到“物联攻击”,这样攻击与被攻击的博弈过程已经上升到了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战略层面。
    网络攻击破坏惊人,全球合作势在必行
    震网病毒攻击了不止伊朗一个国家,全球范围内,至少有数十万台电脑受到感染。震网病毒被制造出的目的与普通病毒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它拥有与武器类似的目标,那就是破坏。
    而正是它的打击对象是全球各地的重要目标,因此被一些专家定性为全球首个投入实战舞台的“网络武器”,而且无需借助网络连接进行传播。这种病毒可以破坏世界各国的化工、发电和电力传输企业所使用的核心生产控制电脑软件,并且代替控制系统对工厂其他电脑“发号施令”。
    像这样的电脑,大部分都掌控着在国家级领域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型设施。
    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信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李艳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震网病毒的出现让各方专家都惊讶,认为这可能就是未来网络战的一种预演,因为“它能够和核设施这样高敏感性的设施联系在一起。”
    让人警惕的是,各国之间严重不平衡的互联网资源,无异于助长了霸权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在震网病毒攻击这样的网络战“预演”的情况下,中国所提倡的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显得尤为必要、迫切。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的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 习近平主席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的发言掷地有声。专家表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共同体不是要实现某种理想化的乌托邦,而是在尊重主权平等原则基础上,尊重客观的需要与合理的利益,同时将不确定性的风险降到最低。(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