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新闻中心 >

走进上海市第三看守所:三帆争激流 轻舟过重山

2017-07-31 22:15来源: 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国标兵看守所”“全国看守所管理机制创新示范单位”“上海市公安局先进基层党支部”“上海市公安局青年文明号”……4月11日,在前往上海市第三看守所采访途中,默念着这些荣誉,记者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建所仅7年的看守所赢得了这么多、这么沉甸甸的荣誉?

 

  车子转过一座石板桥,路的两边已是满目的金黄花海,上海市第三看守所就静静地矗立在路的尽头。进入上海市第三看守所院内,行政楼前的一块巨石率先闯入眼帘,“与子偕作、以启三所”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走进行政楼,墙上、门上凡是有“上海市第三看守所”字样的地方,总有一个帆船形状的标志。

 

  上海市第三看守所政委郭云锋看出了记者的疑惑,解释道:“这是三桅帆船,构造几近完美,在世界贸易形成和地理大发现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建所初期,第三看守所第一代所领导集思广益,将三桅帆船作为三所的标志,树立了起航石,刻上了当时所内37位民警的名字。”

 

  看来,上海市第三看守所的民警还真是有“水手情结”啊。于是,我们的故事就围绕这艘“三桅帆船”娓娓道来……

 

  使命帆——净心渡人 重任当堪

 

  作为集中羁押全市一审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和刑事拘留以上艾滋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留所服刑罪犯的看守所,第三看守所从建所之初起就重任在肩。针对这些特殊在押人员,除了日常管理中要克服高危对象多、管理难度大、职业暴露风险高等困难,看守所民警还秉持“悬壶济世、净心渡人”的理念,为这些人带来更多关怀。

 

  施海是上海市第三看守所一中队中队长。他管理的监区集中关押了全市一审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谈及在押人员,施海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一审被判处死刑的吕某是施海管理的第一名在押人员。20岁出头的吕某,内向又斯文,青春之花尚未盛开,却因为激情杀人凋零。吕某被执行前一晚,施海帮他剪了一撮头发,夹在写给父母的遗书中。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施海说,那一刻他既感到了生命的沉重,又为一个迷途浪子了却心愿、真心悔改感到欣慰。也是在那一刻,他立志在看守所这艘渡船上做一个“灵魂渡手”,净化每一个曾经躁动的心灵。

 

  透过窗户的阳光,为原本应当弥漫着悲观气息的看守所监区走道带来一丝希望。在这里,“黄色”寓意光明和重生。每次在押人员临刑前,一中队的管教民警会为他们系上象征新生的黄丝带,期许这最后的礼物,为他们叩开另一个世界……

 

  唐寅杰是二中队中队长,这个中队监管的在押人员都是艾滋病患者。

 

  今年母亲节前夕,二中队组织在押人员开展给妈妈写一封家书的活动。统一收集信件后,管教民警依规对信件内容进行审阅,将不牵涉案情的家信及时寄出。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